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2-09-12 08:57:54

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

“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是我在无锡市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的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能力的研究》《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生活作文教学研究》(前两项课题均已结题并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C-c/2011/02/106,立项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该课题是学校“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的载体,也是教育科研引领教研教学、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为有效概览“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发展渊源及其研究成果,引导本课题研究成员和实验教师准确理解并在实践中有效贯彻本课题的核心理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语文课堂从教学设计到学习设计

学习设计的概念源于美国建筑领域的一个概念“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简称UD)。20 世纪70 年代早期,在《美国残疾人法案》第504条款的要求下,为确保残障人使用公共设施的权利, 美国的建筑师们开始思考重新设计公共建筑和空间。随后,他们把轮椅坡道、路缘坡、自动门等特性结合在建筑中,增强了残疾人对公共设施的获取能力(Accessibility)。与此同时,设计师们发现,如果在设计之初就把公众的各种不同需求加以综合考虑和实现,而不是形成产品之后频繁根据个别需求进行修改,这样往往使得产品更加方便,而且成本大大降低。因此,通用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作为通用设计这一概念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建筑师梅西声称,通用设计旨在鼓励生产能够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 表达了一种“尽可能包融”(As Inclusive As Possible)的设计哲学。

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类素质或才能的一种变化。学习带来的变化导致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等五种学习结果,这是习得技能。

当代美国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意思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归根到底是为了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2003年,一种新的基于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理念——学习设计开始被酝酿和构思。学习设计开始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着手研究和实践,由澳大利亚著名教育专家、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教育主席Mary Kalantzis 教授和Bill Cope 博士带领学习设计项目组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也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有关学习设计的理论、观点研究多停留在专家教授层面,真正在小学开展“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行动研究”的不多,能给人借鉴学习的“基于儿童课堂语文学习设计”的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还很少。本课题将在“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方面积累大量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给“学习设计”这一领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实证案例。第一、第二代教学设计主要聚焦在“如何教”上, 我国自新世纪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学设计重心开始转移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上来。课堂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必不可少的学习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本质要素和主要呈现载体——教和学双边活动的联结点,也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建构的最佳形式。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主导”的行为,并且主要成为“教的行为”。学生听讲、记笔记、作业虽是“学”的行为,但多属被动的行为,并且主要是接受书本知识的 行为。由于书本知识是成年人经验的结晶,未成年的学生单靠读书听讲,不易理解这种成年人的经验,也就难以对这种学习发生内在需要与兴趣。加之现行课程目标较为笼统,它究竟是否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如何实现,既难以衡量,又不易把握,故有必要对现行的教与学做适当改进。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认定“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为此,他把“学习经验”作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所谓“学习经验”,不等同于一门学科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而是指“学习者与他对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课程的构想,并不排斥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学习环境中外部条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这种课程构想也不是简单否定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问题在于教师如何活动。泰勒以课程目标为核心,以“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为手段的课程思路,奠定了美国20世纪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影响美国课程改革长达半个世纪。本课题从我国课程结构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关于“课堂学习行为设计”的建议。

按照现代课程观念,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做了什么,而不单单是教师做了什么。由于教师的“教”不等于学生的“学”,所以即使在同一课堂中,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经验。

二、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策略

现代社会竞争是残酷的,它不论你曾经是什么,拥有什么,知道什么,只关注你现在是什么,你现在知道什么,将来发展成什么样。今天,要想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发展,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学习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是现代人的标志。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转变为知识的有效运用。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学会学习远比学什么更重要。要“学会”。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是的技能,核心是知识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习的态度与方法、道德品质和行为等都在学习的范畴。要“会学”。知道为什么学习?从哪里开始学习?怎么样进行有效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所需的关键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记忆能力、检索知识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

程德胜自《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之探讨》(《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2期)提出,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设计过程模型的顺序,可引导学生采取以下相应的学习策略:

(1)深入学习任务情境,仔细观察,耐心分析,提取关键性的信息。(2)独立自主思考,大胆怀疑,敢于创新,提出问题。(3)同学间积极互动,合作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积极动手实践,加强知识应用,特别是思想方法的运用。(5)主动反思,及时调整思维方向,积极发散思维,综合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三、语文课堂学习设计应遵守的原则

肖巧云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设计》里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迅速发展,促成了全新的教学理论,而以学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也日益流行, 自主学习设计就是其核心内容。信息社会里,知识更替迅速, 且信息源众多,如何主动选取知识源,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显得愈发重要。

一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与信息的拥有,依赖于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拥有。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知识经济社会里,教育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自主学习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二要根据自我反馈形成认识和解决问题方案即实现自我反馈。在自主学习中,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借助于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及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不断反馈,学生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以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三要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即将知识外化。俗话说“学以致用”,学生在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们能有所用。这样既能提高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读书、读死书”。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可以让他们主动观察 周围的事物,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范例。

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语文课堂学习设计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任何设计的实施最终还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而课堂中教与学两者本身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一方面要强调学生自己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达到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强调教师积极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自身建构这两个方面。

1.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社会赋予知识新的意义以达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根据皮亚杰认知主义中关于同化、顺应、平衡三个基本概念的解释,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容纳新知识的意义时,就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新认识的平衡。我们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一方式有效促使原有认知结构的改变。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

3.加强学生的认知策略训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本身是不确定的,需要不断赋予知识新的社会意义,而基于此形成的知识网络结构,自身的建构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对于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学生元认知训练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五、本课题的几个核心理念

“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课题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学习设计”和“行动研究”几个关键词及课题的界定中。

第一,学习设计。它是在“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基本理念下确立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念,即以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方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着眼 “如何让学习更有效地发生”,关注学习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二是学习发生时要经历哪些事件,并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支架,设计出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顺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形式、学习规则等的教学设计。学习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第二,语文课堂学习设计。这里的研究视角是立足语文课堂的学习设计,从心理层面上说,关注课堂里的学习主人,让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学习而不是教书。从设计层面上说,教学设计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定目标,从学生的角度选学法,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教学。因此,课堂学习设计就是基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智慧学习而设计,设计中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教材,设想学生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总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踏准教学起点,预设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而教”“为学生会学而教”。

第三,基于儿童语文课堂学习设计行动研究。本课题旨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从教师专业发展向学生幸福成长转变,以“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影响基于儿童的课堂学习设计的相关因素,研究基于儿童的课堂学习设计的操作系统,以及探讨分析基于儿童的课堂学习设计的案例,以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做出贡献。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出一批研究型的教师和会学习的学生,建设学校幸福教育园。

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师创造性的智慧劳动。上述结论只是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必须遵循的六项理念性的基本原则,对于专业成熟的教师来说,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还应该考虑教学技能的“灵动性”问题。灵动性是指由于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进程,会有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存在,而且活动的主角是学生, 学生的行为变化也是不可预设的,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地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小细节而又不至于违背课堂教学设计的初衷。约翰·杜威指出:“儿童有四种本能,即社交的本能、制作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探究的本能,教育的目的正是根据儿童的自然禀赋,通过组织某种适当的课程,使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上一篇:突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小学数学实践价... 下一篇:有效捕捉“生态资源”,切实开展口语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