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吉林经济的振兴

时间:2022-09-12 06:20:05

为了吉林经济的振兴

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一汽、吉化等大型国有企业曾给吉林人留下了耀眼的光环,也曾是吉林人的骄傲。人们至今也不会忘记,吉林人为国家重工业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然而,那已是历史。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吉林已经落伍了,已被国家列入“振兴”范畴。今天,人们毋需去探讨吉林今天的成因,更多关注的是吉林的明天。而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如何,成了吉林人关注的焦点。为此,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动发挥监督职能,对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进行了专项视察和审议。

实地视察知真情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6月13-15日,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全省2004年以来重点项目建设绩效情况进行了视察。这次视察的重点主要是投资亿元以上的新国债工业项目,以及交通、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年来,我省通过重点项目和国债项目的实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投资结构的优化,一批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05年,全省工业项目投资完成833.67亿元,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国债项目建设,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为我省第三大支柱产业,带动了全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此外,我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还逐渐形成了合理的中部、东部和西部产业区域布局。目前,全省已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利用外资规模逐渐扩大,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并谋划了一批带动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14日上午,视察组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介车带队,实地考察了长春大成集团、皓月集团和轻轨集团,了解这些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

视察的第一站――长春大成集团公司的年产20万吨化工醇项目的建设给视察人员带来了欣喜。公司领导介绍说,该项目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化工醇,目前公司工业化生产技术已经比效成熟,自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可以为该项目提供关键技术保障;整个生产过程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二万吨化工醇试验工厂、6万吨山梨醇工厂和5万吨合成氨工厂等已成功运行。

在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皓月集团,视察人员看到,“皓月现代肉牛产业综合加工项目”这个国家首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国债建设项目已见雏形。该项目6个子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现已建成投产3个,开工在建3个。当戴着鞋套、帽子,穿着白大褂的视察人员身临屠宰加工车间时,看到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操作,听说屠宰肉牛能力已由原屠宰20万头增加到30万头时,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15日,不停下着的大雨并没有阻挡视察人员的脚步。一组到松原市视察了前郭石化四氢呋喃建设工地、吉安生化有限公司、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工程、龙华大桥施工现场;二组到吉林市视察了吉化。在前郭石化,雨伞已挡不住大雨对人们的侵袭,但视察人员还是听得准、看得全、问得细。尤其是省军区原副政委张国珍委员一丝不苟地听着,时不时地问着,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清晨还高烧39度多,是打完吊针后来的。

察绩问效找问题

“我们这次视察主要是看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结构是否得到优化;特大和大工业项目在项目建设中的比重以及科技含量情况;工业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达产率、达效率;基础设施项目绩效主要看建设成本和工程质量;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人大财经委有关领导如是说。在三天的视察中,视察组成员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他们既为吉林省重点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更为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而焦虑。

资金不足仍然是项目建设的“瓶颈”。一是国债资金总量不足,使用分散。由于近年国家实施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压缩国债投资规模,使我省交通、水利重点项目得到国家补助资金总量减少,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度。一些高速公路因资金问题延长了建设周期。二是由于我省省级财政实力不强,市县级财力薄弱,企业自筹能力有限,按照国债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需地方及企业部分配套建设资金不到位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受金融环境的制约,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一些拟开工的项目也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工建设,部分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项目规模相对较小,分布不均衡。2006年我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77项,总投资额3515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总投资只有4亿元,大项目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和产业布局具有带动作用的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更少,而且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分布也不均衡,长春、吉林、辽源、通化、松原等五个地区有615个,占项目总数的70%,其他四个地区只有262个,占项目总数的30%。

项目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科技含量不高。我省近年来开工建设的项目中,工业项目特别是有产业带动作用的大工业项目少,大多数是国家投资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加工类项目不多,与汽车和石化龙头企业配套的项目少。在重点项目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项目仍然不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项目更少。对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承接和转化能力不强,缺乏对高技术、高附加值重点项目的谋划和开发能力。

国债项目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有关部门在对国债项目稽察时发现,个别单位将国债资金用于非主体工程,有的国债资金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短期挪用国债资金,用国债资金报销劳保用品、手机费的事还时有发生。有的项目管理费超支,随意扩大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不符、付款没有发票、发票名头不符、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等问题还存在。

认真审议献良策

8月2日,在省人大常委会十届第二十八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绩效情况的视察报告》成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的一个热点,大家普遍感到,重点项目建设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围绕这一问题,委员们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继续加大投资拉动,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效益。要围绕今年新增投资1000亿元的目标,在下半年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多开工、快建设、早投产。要加强协调,及时、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特别是落实项目建设资金,提高资金到位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要尽快完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要加强国家和省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管理,继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全面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质量。逐步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绩效考评机制和办法,指定部门和专人负责,适时对重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考评。积极推进项目代建制,对政府投资的非经营项目尽快全面实行代建制,努力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高资金效益。

――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各级政府要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大、辐射范围广、发展后劲强的大项目。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认真谋划各类建设项目,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立足优势产业和资源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产学研开发,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支持省内重点院校和科研部门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做好中省直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的承接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谋划建设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重点项目,优化重点项目整体结构。

――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供给能力。改善投资创业环境,营造资金洼地,提高对国内外资金的吸引能力。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合作方,避免盲目招商;在招商方式方法上动脑筋、想办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发展地方金融业,增强地方融资能力。有效利用现有资本市场,改善上市公司质量,做好股改,推动省内企业上市融资。加强银企合作,提高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探索利用BT、BOT等项目建设模式。

在吉林,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有理由相信,曾经落伍了的老工业基地会重现生机与活力,吉林经济的发展会迎来新的辉煌。

上一篇:副县长的旧名片之谜 下一篇:誓拒“日本松干蚧”于春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