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物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时间:2022-09-12 05:07:14

从生活走向物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现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展开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活化学到的物理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探索物理现象中的规律,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终身的探究精神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然而,物理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却是: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现象,课堂上学生总是干启不发,教师经常唱主角戏、独角戏,知识呈现单调、枯燥、无味,物理知识几乎就变成了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很差。

物理课堂教学生活生活技能如何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这是每位物理教师都在积极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五条实现途径。

一、预习生活化

布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观察、实践、体验预习作业,让学生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使他们多接触周围的世界,并且亲自实践,认真思考见到的现象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我设计的预习作业是:推装满货物的车和推空车,哪次更容易?为什么?坐公交车并体验,当车加速时,人的上半身会如何动作?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再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预习作业能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提出问题能力。预习作业能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物理现象的习惯,体会和掌握更多的观察方法;学会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学过的物理原理、规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学生受到这些知识或应用事例的启发,再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就会产生一些新的也可能更有价值的想法或问题。

2.增加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经验。如果教学内容涉及到生活器具,就要鼓励学生使用它们,同时观察和思考这些器具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是如何具体应用这些知识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在对这些生活经验的了解和研究中,获得物理知识,提高生活技能。

二、导入生活化

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贴近时,他们主动接受知识的程度和能力都会提高。因此,在导入时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他们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进行导入,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困惑点,创设问题情境,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呈现新知服务,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课,就可以利用生活图片导入新课:推货车时车会前进,撤去推力后,车将停止运动,而踢足球时,人踢球的力消失后,球为什么不停止运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释这两种现象。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之前就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感觉到物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极大作用,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三、探究生活化

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物理,在体验物理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要实现探究的生活化,就要让生活用品走进物理课堂,走进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探究中构建物理知识,深刻体会物理知识的真实与可信。同时,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如对于惯性的危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用具,模仿汽车启动或刹车时的情况,启发学生观察现象,思考惯性被称作交通事故祸首的原因。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刻度尺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或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由于实验的操作并不难,所以学生的兴致极高,教师稍加指导,他们就都能得出正确结论,从而将零碎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四、讲解生活化

如果教学内容来自于日常生活,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那么课堂教学必定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学生熟悉的富含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和事例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物理课堂,那么物理教材就会变得更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能有所感悟,并从中发现物理规律,学会用物理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付出辛劳,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事例中精选出那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又能令学生好奇的素材进行讲解,把这些生活材料物理化,从而使物理教学生活化,让物理课堂回归生活。选取的生活资料需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能使他们产生共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为呈现新知服务;

(4)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为何灯泡用久了会变黑?用力拍桌子时,手为何会疼?通过较陡和较缓的斜面运送物品时,哪一次更省力?煮饺子或汤圆时,刚下锅时为何它们会沉底?过一会儿,为何又上浮?这些事例都是学生非常熟悉,但已有的经验又不足以解释清楚,使他们困惑很久的问题,以它们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练习生活化

新的物理课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物理规律为核心,通过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生活实例或现象编入习题,能及时巩固和反馈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技巧。围绕学生的生活设计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设计习题,调动他们的解题热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杠杆》后,可设计这样的习题:市场上的商贩是用什么方法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的?这种问题会使学生很感兴趣,又能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

2.以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习题,如纳米技术、火箭发射,太空对接等,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运用所学解决了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将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学习新的物理知识。

陶行知老先生认为,我们的生活,就是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生活。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使教材重现生机与活力,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个人与组织因素分析 下一篇:乡土美术教材编写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