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2 04:59:32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水利工程建设的地位日益提升。水利工程是国民生活的所必要的、基础的设施,具有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及渔业等多项功能,对经济的不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尽最大努力,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一个优良工程的关键是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水利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才能稳步向前,最终打造出优良的工程。

一、水利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与一般的建筑工程不同,水利工程往往投资大,并且建设需要很长的周期,在建设过程中参与的单位也非常多。所以加强水利工程的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作为施工企业,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确保现场管理施工的安全有序。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企业获取最大利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机械和人力等都会耗费大量的成本。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强化对于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机械和人力的作用,避免可能产生的无序生产的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机械所占用的时间和材料,这同时也能够促进施工企业自身的节能降耗,促进企业增收。因此在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耗,所以能够很好的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二、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

1、材料管理上的不足

工程施工,材料是关键。作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内容,施工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原料的采购及使用若没有合理科学的管理,不但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可能给水利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例如,当对水利工程总混凝土工程进行施工时,用到的材料包括钢筋、水泥以及粉煤灰等,要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及施工质量,就必须首先对这些材料进行验证,确保其与国家建筑相关标准相符,才准许其进入施工现场。此外,对某些材料如钢筋、粉煤灰等的保管存在一定的技巧性,同时对某些材料,如水泥的使用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处理材料时必须要充分结合这些材料的特点和要求,方可达到材料管理的理想效果。

2、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足

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而言,水利工程涉及领域极为广泛,也比较特殊,因此,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方法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为了实现理想的施工效果,一方面要求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验收必须与标准规范相符,另一方面还要求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时,水利工程的施工通常采取层层转包的方式,这就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被各个承包商所取代,因而加大了管理难度。一旦承包单位管理出现松懈,施工单位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从而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3、金属结构及设备管理的不足

在进行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施工时,应当将施工工艺因素充分考虑在内,然而当前施工工艺存在工艺粗劣、焊接电流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出现较大的安装误差,从而造成闸门漏水现象。所以,必须严格依照相关工艺规范要求,实现对金属结构及设备的科学管理。

三、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建议

1、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水利施工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为主、专职质检员及其他成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现场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进行合理分配,分工名确,职权分明;落实各层的责任制,量才选人。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及技术要求,制定技术交底,并监督传达到下面的操作层;制定可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和切实有效的质量检验制度,依照材料的进场计划,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检验方法程序,严格执行大、小三检制,做到不漏检、不片面。

2、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对后期的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工程特点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依据设计文件图纸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文件,作为后期施工的主要技术依据。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会让整个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有条理,否则会让现场变得杂烂无章。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要熟悉现场情况,还要懂得灵活运用所学,在保证合理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一步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在编制过程中,需要讨论的要和他人沟通,群智群策才能使施工方案更加完善,才能创造出精品工程。施工是个动态的过程。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应该随着施工动态的变化逐步完善。需要修改的一定要修改,不能明知不适用了,还要硬套上去,这样只会给后期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严把物资关

认真做好材料及物资的进场及其报验计划,现场堆置合理,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避免检查漏项、检验批抽检不具代表性的现象发生,从而创建一个有机有序、有条不紊的现场施工环境,为企业的文明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放在保障生产的首要位置

一个良好的施工现场安全环境,可以给项目带来好的收益,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的制定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体系和责任制度,严格技术交底,加强安全教育,做到事事有人管;加强安全生产成本管理,做到安全成本投资适度,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便没有生产。

5、严格控制进度和质量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要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和时间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进度控制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部分: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调整。在进度控制中,应做到: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完善例会制度;建立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时对进度计划加以调整。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最终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施工项目部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管理素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6、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技术检查的力度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要加强质量的检查,质量检查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对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工程的隐患,并及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如果水利工程施工有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因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了人为失误就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更要从技术能力的考察入手,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重要的核心技术加以复核,避免出现重大的差错,并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免给管理企业带来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繁多、物质资源庞大以及环境状况比较复杂等诸多因素,给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深入到每个环节中,从各个方面去解决现场管理的问题。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智永.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

[2]赵哲,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浅析,[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

[3]阮恩典.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

上一篇:试探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雨季施工技术 下一篇:试析建筑机电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