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土地交易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时间:2022-09-12 04:21:23

福建省农村土地交易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福建省农村土地交易流转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近年来的土地交易规模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些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有序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土地流转交易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并从政府行为、市场行为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transactions in Fujian Provi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land transactions' rapid development brings a number of problems, solving these problems properly has a positive meaning in the orderly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transfer transactions statu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impacts,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government action, market behavior and other aspects.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交易;对策建议

Key words: the land circulation;land transaction;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38-01

1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影响

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过程中,日益增加的土地流转交易对其中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1.1 土地的基础作用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①从福建省农业经济特点看。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产业层次较低,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并且市场开拓不足,投入集聚在生产加工环节,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决定了福建省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水平,因此在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程度下,福建省农业经济还需要依靠耕地的数量与质量。②从福建省地理环境来看。福建省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12.14万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的90%。多山的地形造成福建省可利用耕地严重稀少。同时,福建还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每年旱、涝、台风和动植物疫病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于福建省来说,耕地的稀缺性与重要性超过其他省份。③从福建省土地利用程度来看。福建省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福建省土地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在生态稳定和优化的条件下实现耕地资源调整的空间狭小。

1.2 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影响①带动经济发展。②促进社会和谐。

1.3 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对新农村建设也有着消极影响①阻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过多的土地交易会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畸形。②不利和谐农村的建设。如果过多的土地交易充斥在农村经济中,对于农村的社会和谐也会构成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土地交易会造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会引起贫富差距的加剧,影响社会和谐。

2福建省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2.1 政府在土地交易过程中行为不当部分政府搭乘“公共利益” 便车,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滥用土地征用权,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从而使政府制度性获利。部分政府为博政绩,以低价供地作筹码吸引外来投资,征地补偿价格过低,并缺乏对失地农民的有效安置。

造成政府过失的主要原因有:①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就没有明确其应有位置,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错位。在现实中,政府成了土地交易的主体,但同时又充当监督者,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②福建省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缺乏强有力的独立监督,补偿定价机制欠缺科学性和公平性。

2.2 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作为指导、管理农村土地流转的职能部门,机构不健全、职能不明确、编制经费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很难有充足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中来。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不健全,乡村基层政府在土地流转上缺少应有的管理、引导和服务,土地流转缺乏约束力和规范性。

2.3 流转行为不规范据福建省龙岩市初步统计,土地流转有签订书面合同的不到30%,即使签定了合同,也存在着合同不够规范和完善的现象。这容易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清,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公证和监管,潜伏矛盾隐患,容易引发纠纷,且调处困难。主要原因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指导监管不到位,流转信息不畅,大部分土地是农户之间的自发流转,造成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很大,流转行为不规范。

2.4 流转市场发育不足福建省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时间尚短,目前多数乡镇未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多数农村都没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缺乏供需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机制,造成流转不畅。主要原因是福建省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科学引导。

3引导与规范福建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3.1 改进土地交易中政府的不当行为①完善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责任,高度重视被征地主体的合法权利,充分尊重被征地人的主体地位,确保被征地人对征地过程的全面参与和对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②明确土地征收合法性的审查程序,建立独立且强有力的检查机构,对用地单位提出征地申请的目的、条件等内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征地申请不予批准。加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规制,强化行政程序法,控制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3.2 改善土地交易机制①提倡民主议定,凡是由集体统一组织流转的,其流转期限、租金的确定,必须经当事人的同意后方可进行。②通过有关部门监督流转合同,即流转双方在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后,须到乡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加以确认,接受管理和监督。③建立流转经营主体准入机制,对规模经营主体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项目的可行性等进行审查。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加强对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工作,保障流转市场规范、有序。

3.3 完善土地流转过程中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工作管理机构,并明确其在宣传政策、协调利益、规范程序、调处纠纷、沟通信息以及建立台帐等日常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8.

[2]黄敏秋.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

[3]张晓云,杨俊.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责任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周赛琴,吴元兴,赵慧,等.引导、规范福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J].发展研究,2009(6).

[5]福建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8[EB/OL].

上一篇: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探讨 下一篇:小议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成因及填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