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养护过程中环境性病害的防治

时间:2022-09-12 04:01:04

君子兰养护过程中环境性病害的防治

君子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适合室内养护,但是如果养护环境条件不合适,会导致许多病害的发生,本文介绍了君子兰养护过程的一些养护环境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为君子兰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1 君子兰叶片发黄

一般出现叶片发黄主要由下列环境因素所致:

1.1 温度 君子兰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15~25℃。昼夜温差在8~12℃时最适于君子兰的生长。夏天温度长时间超过 30 ℃时进入半休眠。此时空气湿度若低于60%,君子兰叶片就会变浅变黄乃至萎蔫;若湿度高于90%,则茎叶徒长。为防止这些不良现象产生,应适当降温,并注意通风透光,控制湿度。冬季温度下降到8℃以下,君子兰基本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下降到6℃以下,就会发生冻害,使叶尖、叶缘褪绿变黄,甚至出现黄白色坏死斑痕。

1.2 湿度 君子兰是喜湿润植物,对生长环境的湿度要求比较高。它最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70%~80%。这种湿度环境中的君子兰叶片嫩绿,叶脉清晰,叶片短、宽、整齐,观赏价值高。如果盆土长期过干,温度又高时,易使叶片发黄。但长期浇水过多,又易导致缺氧,阻碍了植物正常的呼吸,导致君子兰根系腐烂甚至死亡。

1.3 土肥 君子兰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土壤板结和肥料供应不足,会使叶片发黄,影响开花。一般一年内在春秋两季施肥即可。耐烂的树叶必须发酵后才能使用,不发酵容易把根烧烂,君子兰必须一年换1次土。君子兰养护地点温度在25℃以上时,就要适当减肥或停肥,以免施肥过多烧坏肉质根,如果能把温度降到20℃以下,仍可照样施肥。

1.4 光照 君子兰属半阳性花卉,喜欢比较弱的散射光线,不耐强光,光线过强易造成日灼病,轻者叶片由绿变黄,重者叶片脱水干枯死亡。冬春季短日照更有利于开花。良好的光照是保证君子兰花大色艳的重要条件。但是如果放置地点光线过于阴暗,长期光照不足,也会使叶片失去光泽,老叶呈暗绿色,新叶变薄,呈黄色或黄绿色(阴黄)。此时应将君子兰移到光线略强的地方或补充光照。君子兰叶片有趋光性,要向光放养,方能保持侧看成线、正看成扇的造型。

1.5 通气 君子兰粗壮的肉质根在蓄足水分的同时,也对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种透气性好、质地疏松、腐殖质丰富的营养土才适宜君子兰肉质根的生长。君子兰放置过于密集以及周围环境郁闭,都有碍空气流通,使植株细弱黄瘦。所以要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放置密度过大。

2 烂根病

出现烂根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2.1 营养土土质差 营养土透性不好;土质过熟或过生,在配制营养土前所采用的柞树叶,既不能过于腐烂也不能过生,如果采用没有经过腐熟的生柞树叶配制营养土,装入盆中发酵后就会产生热量;但是采用的柞树叶过于腐烂,加入河沙粒量少,使土装入盆中很快成泥,在这种土质发粘﹑含水量大不易蒸发﹑透性极差的条件下容易烂根;在换盆过程中根系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很多细菌就是由伤口侵入的,不要在高温季节换盆土﹑掰芽子,注意不要弄伤叶片﹑根茎。以上各种因素都会使根系开始产生局部变色﹑腐烂,严重时在很短时间内整个根系全部腐烂。

2.2 肥量过大 产生热量使根系被烧伤而引起腐烂。

2.3 浇水过勤 使营养土含水量过大,透性差,根系呼吸困难,产生烂根。注意不要往成兰的心部浇水。

2.4 营养土带菌 高温多湿是细菌繁殖﹑病菌侵染的适宜条件,在此环境下细菌大量繁殖,直接侵害根系而引起烂根。因此在夏秋高温季节,施肥与浇水过量,很容易出现烂根病。要加强降温与通风,控制高温季节人为造成机械伤害,及时喷洒药物防止虫害咬伤,减少病菌繁殖与传播。有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春季换土时对花土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防治方法:要注意经常观察,发现有部分烂根立即治疗。把植株取出来,除掉腐烂根,用1%的高锰酸钾水冲洗根部进行消毒处理,或在患处涂些木炭粉,在温室内利用阳光晒根部30分钟左右,如果烂根超过50%以上或全部烂掉的,利用上述方法处理后,需要使用河沙催根。催根温度应高于平时温度,一般控制在22~30℃左右,这样经过2个月左右就会生出新根来,这时再移栽到营养土盆内。

(收稿:2012-01-29)

上一篇:园林植物色彩与色块修剪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棚桃树栽培的品种选择与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