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业阶段的增长困境

时间:2022-09-12 03:15:55

重化工业阶段的增长困境

[摘 要] 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动需求高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长过快,既加大了现阶段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增加了可能转嫁后代的显性或隐性资源环境的补偿代价。重化工业也稳定发展的同时其实也面临着严重的增长困境问题。到底有怎么样的增长困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突破这样的困境,以实现重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 重化工业 增长困境 可持续发展

一、重化工业发展状况现状

中国重化工业的飞速发展是个事实,不但比重大,增长率也高。2001年后,中国重工业的比重超过60%,并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2001年~2006年中国重化工业的比重分别是60.5,60.9,64.3,67.6,68.5 。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利润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中国目前的重化工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原因并不仅仅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国家财政政策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1998年~2004年间,中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投放了9100亿元的国债,政府财政支出扩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投资,并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有力地带动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地区重化工业发展的原因,与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中国有特殊的制度安排,包括GDP是党政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部分财政体系鼓励地方政府发展产值大、利润高的加工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等等,促进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使中国的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化工业的发展是个不争的事实。统计数字可能不甚准确,政府作用也在所难免,但中国的统计数据有被夸大的可能,也不可置否的存在“隐性”。重化工业的发展,不同作用力的相互抵消,使中国的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

这些发展除了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长过快等等。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增长困境。

二、重化工业发展面临的增长困境

重化工业也取得快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增长困境:

1.资源短缺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上游产业价格快速增长是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直观地反映为供给、需求结构的失衡状况。从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消费结构正进人汽车、住宅和通讯等耐用消费品快速发展的阶段,而高储蓄率和低利率导致投资增速持续居高不下,带动了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上涨,进而拉动对资源价格的上涨;同时由于大量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出口竞争力和进口替代能力不断改善,进而引发宽松的货币条件,带动资产价格上升,进而刺激了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及价格上涨。

美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总共消耗了300多亿吨石油和近50亿吨钢,日本则用了30多亿吨石油和近11亿吨钢。英、美、日在其工业化期间,人均累计钢消费量分别为22吨、20 吨和17吨。中国人口超过目前已实现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总和,如果采用传统工业化模式,所需资源是巨量的。这样看来,我国实现工业化所需的资源无疑是个天文数字,难以得到满足。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工业化大发展、世界面临着能源短缺、供给不足的状况,能源价格一直飙升。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在能源需求量和高昂的价格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和压力。

2.环境污染加重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的工业化已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已经非常严重。据统计,在世界60个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排序中,总悬浮颗粒物北京第二、天津第四;二氧化硫北京第六,天津第七;二氧化钛北京第四,上海第十。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健康,我国在污染的治理上也花费巨额资金。联合国《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估计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0%。中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为了后代的生存空间和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污染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只有解决了环境问题才能保证重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人口压力过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已达13亿多。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可能像新加坡等小国一样跨越式发展,大国的地区差异与人均水平都给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决定了工业化道路的漫长发展。我国在 GDP 总值、耕地面积、资源的储备量等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但具体平均到每个人,就大大地缩减了数值。2004年我国人均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只有1.7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71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7%和6.1%。

三、实行重化工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对策

要解决重化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增长困境问题,必须从加快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完善市场体系,以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多管齐下,创造有利于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的外部环境,加强实行环保的政策。总之为了实现重化工业的可以持续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资源价格的稳定

继续加快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资源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集团,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择机出台燃油税,促进节约用油,体现多使用者多负税的原则;同时,利用税收政策,合理控制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健全资源要素的市场体系,深化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石油市场体系建设,规范石油现货市场,趋利避害善用期货市场。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源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形成全方位的竞争格局。

2.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延长其产业链条

重化工业本身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所以同样的投资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与巨大的就业压力并存的局面。据统计,2004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827万,登记失业率为4.2%。此外,还有356万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以及没法统计的隐性失业情况,总的失业率还要大。所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重化工产业本身的发展是造成失业增加的一个原因,但也是未来就业增加的基础。

延长企业价值链的方式很多,主要有:第一,利用重化工业产业链条长、前后向投入产出联系效应大的特点,在加速发展重化工业的同时,带动与重化工业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使其产生就业外部化效应。第二,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会对资金、原料、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及各种中介服务产生旺盛需求,这为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三产业发展是世界的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美国达60%以上,日本和韩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很迅速,比重占到50%以上。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符合中国劳动密集型国家的国情,对于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作用显著。

3.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中介。金融业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中介。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也是推动中国工业化道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展高级服务业的资金和服务支撑。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相互促进的。

金融发展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银行型和资本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资金匮乏,股市畸形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可以体现在风险投资上,中国目前的产业发展主要还是吸取别国成熟的经验,风险性不是很大,关键是要有稳定集中的资金投入和有效的监控指导,这些正好是银行信贷的长处,所以我国应该采取银行主导形式,通过不断提高和完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产业升级和投资经营服务。

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也是推动中国工业化道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展高级服务业的资金和服务支撑。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相互促进的。

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重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突破其增长困境。

参看文献:

[1]王高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载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出版社,2003年版

[2]安筱鹏 陈凌虎: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财经科学,2002年第4期

[3]樊 纲:中国要努力发展重化工业.人民论坛,2005 年第10期

[4]邓 瑾:一个人的“传教”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05 年10月13日

[5]伍海华 金志国 胡燕京:产业发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004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插值法在渔业资源评估上的应用 下一篇:对完善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