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9-12 01:37:46

论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审美、欣赏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风格各异的住宅都涌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关键词:建筑设计 特点 存在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领域出现重大的更新,人们要求住宅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越来越高,所以在住宅建筑设计的环节就提出高难度的要求。住宅建设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着国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和水平,住宅建筑设计与国家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需要加大对住宅质量以及功能的分析,将住宅建设的建设成本和市场环境进行结合考察,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2、住宅建筑的整体设计

建筑的整体设计包括建筑的外观结构、房屋的门、窗、阳台、屋顶、玻璃等设施,这些基本设施都对住宅建筑的节能损耗有很大影响。其中建筑外观的保温材料在保温、吸热方面如何,对冬季取暖、夏季降温在空调使用率方面有直接影响。据某些资料显示,能源节省所需的费用完全可以用来提高围护结构用以保温、隔热。因此住宅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就是采用热工性能优良的护系统。门窗是太阳辐射的重要的吸热、散热设施,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其中门窗的传热系数为墙体外观的3-4 倍,其实,门窗也是节能的重要途径,有利有弊。因此现在的住宅设计中应尽量的少用飘窗或者落地窗,对其合理使用。保证门窗在夏季合理自然的通风调节,同时还要注意冬季寒风的侵袭,保证室内气温,增加居室的舒适度。

3、住宅建筑设计特点

(1、短廊式:(1)独立短廊式:短廊式的特征是每层围绕电梯、短廊式住宅四个方向都可开窗、通风采光良好。(2)组合短廊式:这种住宅是由短廊式住宅拼连而成。根据规划要求,组合短廊式高层住宅的建筑体形可分为条式、板式。

(2、长廊式:有内长廊、外长廊和内外廊式。内长廊式较少采用;外长廊式特点基本与同类多层住宅相似,为挡风雨一般外廊封闭;内外廊式兼有前两者的特点。

(3、跃廊式:跃廊式住宅是将组合短廊式住宅每隔三、四层用长廊连通。电梯到达各走廊层,以走廊层经各单元的楼梯再通到各住户。跃廊式住宅兼有短廊式住宅紧凑、相互干扰小与长廊式住宅电梯运行效率高的优点。在电梯投资较大,而每户平均建筑面积较小的条件下,因此,跃廊式住宅是比较经济的。

(4 跃层式:跃层式住宅的特点是一户占有两层或三层的房间,内部以小楼梯作层间联系,跃层式高层住宅每隔一层或二层设长走廊作为通道,走廊可为内廊或外廊。

4、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住宅建筑的套型设计不合理

目前的住宅建设设计在起居室、卫生间以及厨房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起居室过大,导致室内的净高不足,空间距离的安排不合理,让人产生压抑感。起居厅的门窗设计的数量较多,影响起居厅功能的发挥。一般在起居厅适合安置3个左右的门洞,过多会造成交通面积拥挤,门洞较多只是起到一定的过道作用。有些住宅的设计将餐厅和起居室相连,导致室内气味的相互干扰,造成不协调的影响。对于卫生间的设计,卫生间的门正对着起居室的入口,形成一种不雅观的现象。最后对于厨房的设计,面积过小,导致排气管道和燃气管道的排列较为凌乱,没有设立专用的管道通道,一旦出现问题,也给检修带来很大的难度。

(2、住宅建筑过分重视造型美观,忽视其节能环保性

在现代的住宅建筑中,除了在高度和跨度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对于住宅建筑外部造型也尤为重视。但是,在满足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通常会忽视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长久以来,我国将节能降耗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进行落实,列入了经济发展规划之中。但在实际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出现很多的住宅建筑节能效果特别差的现象。

(3、住宅建筑的采光不足,日照间距不够

对于目前的住宅建筑,由于面积过大导致客厅或是房间的光线昏暗,出现严重的采光不足的情况。因而设计者在住宅采光设计中,需要采用中部客厅开口的形式进行设计。然而,在实际的住宅建筑中,这种设计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建筑的局部采光不足和一些建筑朝向不合理也是影响采光的重要因素。

(4、住宅建筑的设计标准不一样

对于住宅建筑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安全性能至关重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要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但在实际的设计和审核中,有些建筑单位为了个人的利益,将设计的标准私自篡改,形成设计的混乱局面。同时,设计图纸审核的效率低下也是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水平,导致一些安全隐患。

5、提高住宅建筑设计的措施

针对房屋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房屋住宅建筑设计采用如下的方法,可使住宅建筑更适合于居住。

(1、套型功能应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同学习空间独立。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间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问、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2、平面布局面应因地制宜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各异,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3、厨、卫应合理布局

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 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马桶、洗脸盆等。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入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4、室内外环境要协调一致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愈加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情感性等。室外环境设计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外部环境:(1)一个好的住宅总平面布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努力创造一个活泼、新颖、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2)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所和交往空间。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的季节变化进行有效搭配,以致增加绿化的层次感:用水石、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配置雕塑,布置桌椅,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6、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设计在设计理念和方法上加大创新,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需求。而且,现代化的技术发展较快,也给住宅建筑设计带来很多的便利,加强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安全和节能考虑,从而促进城市建筑的发展。而且,由于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住宅建筑的功能会逐步增强,有利于建筑节能和降低建设成本,促进住宅建筑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婵琼.关于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2]房中元.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5).

[3]秦延丽.住宅建筑设计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2012(5).

[4]彭兴华.议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1(2).

上一篇:东南亚度假村建筑环境研究 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