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快递网络竞争力

时间:2022-09-12 12:18:40

邮政快递网络竞争力

近年来,山东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管理创新,积极探索经营管理中的新理念、新做法,使得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自主运能、管控能力不断增强,降本增效效果明显。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内部深化改革、优化流程,外部组网拓网”的思路,逐步构建了一张以省内本地网为基础,以国内全夜航、省际干线和重点区域网为支撑的高效快捷、紧密衔接、立体式的网络体系。在探索实践中,山东省内快速网、市县“大同城”网建设基本完成,国内重点区域、省内网络总体时限水平已全面超越竞争对手,业务收入和利润水平连续两年双双超额完成总部下达的预算目标。打通全省进出口通道2009年6月19日,中国邮政航空长春—济南—南京自主航线开通,这一航线在山东省内覆盖了济南、淄博、聊城、济宁、菏泽、临沂、东营、德州、泰安、滨州、莱芜等11个地市,有效提高了济南及其周边区域全夜航进出口运能及传递时限指标,确保了这些区域速递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2011年6月23日,为充分发挥青岛的经济龙头作用,集团公司将潍坊—南京自主航线调整为青岛—南京—济南—青岛航线,该航线覆盖到了青岛、潍坊、烟台、威海、日照。

由此,省内邮政自主航线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两翼”的全夜航网络布局,实现全夜航网络与省内网的紧密衔接,进出口时限指标提升显著,全省实现全夜航进口邮件“城区当日进口、当日投递”的市公司由5个增加到16个,所属县公司都能实现这一标准的地市也由潍坊1个增至12个,总体投递时限平均缩短0.5~1天。这一调整后,山东全省全夜航速递邮件发运量日均增发1.96吨,增长12.6%,单日最高发运量达21.6吨,已超过2010年旺季的最高量,有效推动了EMS国内标准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自主航空邮路直接通达不到的区域,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山东速递物流陆续开通了济南—北京、潍坊—北京一级快速汽车干线,实现山东出口北京标准特快的“次日递”;开通济南—无锡、临沂—无锡快速邮路,实现了与长三角区域集散网的有效衔接,对长三角区域34个重点城市的经济快递邮件实现“隔日递”,有效提升了长三角方向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开通济南—石家庄一级快速汽车干线,实现山东出口石家庄、邢台、衡水、邯郸、沧州标准特快的“次日递”;将济南—郑州物流专线调整为济南—郑州快速汽车干线,开通菏泽—郑州一级快速汽车干线,实现山东出口河南郑州等地城区标准特快的“次日递”;开通济南—天津快速汽车干线,实现出口天津标准特快邮件的“次日递”。这些网络新布局全面打通了山东出口邻省的快速通道,时限指标平均缩短1~1.5天,有力地促进了重点区域国内异地业务的快速发展。优化调整省内快速网根据市场需求及山东地理分布特点,山东速递物流全面优化调整省内快速网的网络布局,形成以济南、青岛为“双核”、潍坊为东西部中转枢纽的全新网络格局。以青岛为中心,组建了胶东半岛快速网,形成烟台、威海、潍坊、日照至青岛的快速邮路,胶东五市互寄的特快、物流、全夜航、民航及经青岛出口的国际邮件全部调整至青岛集散,减少邮件倒流和运输距离,出口时限平均压缩165分钟,促进青岛及周边速递物流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以实现与全夜航网络有效衔接为优化目标,山东速递物流创新组网模式,加快省内网优化调整,撤消8条、调整10条、组开5条省内速递物流二级干线邮路,邮路运行时长平均缩短85分钟,年减少运行里程28.7万公里,年节约费用276万元。为有效解决邮件“倒流水”问题,山东速递物流打破行政区划,动态调整分拣封发关系,增开沂水—莒县、邹平—济南跨区域快速邮路,有效延长截邮时间,缩短邮路运行里程及运行时长,确保当日收寄的邮件全部封发出口。在确保时限及运能前提下,组开泰安—莱芜—潍坊接力邮路,莱芜截邮时间延长2.5小时以上,年运行费用也节省60万元以上。

截至2011年年底,山东速递物流共组开区内快速邮路224条,其中:市—县快速邮路143条(自办31条、委办112条)、县到重点乡镇快速邮路81条(自办31条、委办50条),区内“大同城”的网络架构基本搭建起来,实现区域内“上午截邮前收寄的邮件当日下午投递,下午截邮前收寄的邮件次日上午投递”的时限标准,邮政EMS本地网的竞争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整合资源实施邮路外包对速递业务来说,网络成本占总成本的40%左右。因此,速递物流的公司化运营必须走一条低成本扩张的道路。山东速递物流自办与委办相结合的组网方式,为提升速递物流自主运能和时限指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市公司与承包商签订协议,速递物流明确了邮件的运输时间、质量、安全和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后结算费用。而原邮路用工和邮路车辆则部分转为揽收人员和揽投用车。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组开自主快速汽车线路287条(其中加盟外包208条,占72.47%;内部承包33条;自办46条)。邮路承包后,企业减少用工187人,替换自有车辆30辆,新增运输车辆137辆,减少车辆投资2289万元。进出口特快邮件91%以上由自主快速网带运。与此同时,按照总部关于实施“正点工程”和流程优化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山东速递物流将网络流程优化和作业岗位整合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压缩内部处理时限,缩短上门揽收时间,提高投递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进收寄环节分拣前置;加快推进容器改革,不断简化作业流程;实行大总包邮件交接,进口邮件全部直封到段。网络建设也要管理创新近年来,山东速递物流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正是得益于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优化。在这一过程中,山东速递物流对于网络的管理创新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把握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组网。业务发展,网络先行,建网络首先要懂市场。快递企业网络竞争已由过去的“你无我有”上升到“你有我优”的阶段,要求邮政速递物流网络建设应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市场竞争与客户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适时优化,确保竞争优势。速递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网络和服务的竞争,网络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度超前,引领经营。坚持从管理网络向经营网络转变,实行低成本网络扩张,提高企业获利能力。以利润为中心,抓住车辆、运费、人工等关键环节,建立全环节结算机制,谁使用谁付费,促进各经营单位主动算好效益账,自觉杜绝打折扣行为,突出发展标准特快等高端业务,不断提升企业利润水平。探索自办与委办相合的组网方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提高自主网路能力。目前,影响全网时限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如火车运能不足、乡镇和农村投递质量差、区内经转时限不稳定等,都亟须我们加强邮政速递物流网络自主能力的建设。邮政速递物流企业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长,应根据市场竞争趋势,通过强化自办、规范委办的形式,提高网络的覆盖能力和运行效率,实现组网方式与业务发展的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和效益。

上一篇:酒精土壤入渗影响研究 下一篇:地下水位对谷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