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性品批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12 11:35:19

关于区域性品批发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摘要] 市场经济下,某些区域性批发企业在品经营中因疏于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区域性批发企业提出一套具体的经营管理办法及主要环节的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 品;隐患;管理办法;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9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品的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计划供应模式,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1]。医疗机构由原来的行政部门指定品供应点变为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自主选择品供应商,原来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变为不稳定的动态关系。这种变化的第一反应便是引起同一区域内品批发企业之间的竞争,继而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如:某些医疗机构在采购品和一类时,不愿亲自来人,而是要求品批发企业的网点销售员代购,其手续待送货时后补;结算方式存在赊销及通过个人账户支付现金的现象;由于市场竞争,品也开始了价格战,相互压价的结果导致毛利过低,因而有的企业不给小客户或路远客户送货;有的企业计划储备不足出现断货等。此类现象违反了国家品经营的相关规定,如不及时纠正,势必造成品市场的混乱。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加入了品的经营行列,他们对品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经验,因此,强化区域性品批发企业的内部管理,规范操作,保证供应,严防流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笔者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具体的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供企业参考。

1机构及人员管理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特殊药品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本企业品和第一类的采购、销售、储运、质量和安全管理。该机构的负责人由企业法人担任,主要成员中至少有一人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各岗位应选拔责任心强、政治素质好、业务精通的人员担任并保持人员及岗位的相对固定。

2 培训管理

企业应制订品管理人员及直接业务人员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每年不少于10学时)[2],加强管理人员和直接业务人员对品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高度警惕,严防流弊,并应建立培训档案。

3采购管理

从国家指定的全国性批发企业采购品和第一类[2]。采购前应进行医疗机构品用药调研,根据前期销售、本期库存、市场开发等综合情况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既要保证供应又要防止积压,计划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购进药品应开具合法票据并建立专门的品和一类采购记录。

4 验收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1。品和一类入库验收时,由两名专职验收员同时验收。逐个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瓶、盒、支、片)[3],同时采集药品监管码。建立专册验收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品名、规格、数量、供货单位、生产单位、生产批号、注册商标、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出厂检验报告单或合格证、药品质量情况及验收员双人签名。验收中发现有短少、破损、产地和批号不符等异常情况应详细写出验收报告,必要时向供方或生产企业查询。

5储存与养护管理

品和一类实行专库储存、专账管理、双人双锁保管制度[3]。专库保管员调整时应换锁或变更密码并建立交接记录。建立在库药品货位卡,实行动碰复核,每月与业务、财务部门盘点对账,保持账货卡及批号相符率为100%,发现问题及时逐级上报。保管员兼做养护员按照GSP要求保管和养护品,并建立品养护记录。及时检查和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库房配备除湿机和空调。出入专库必须两人同时在场,未经批准其他任何人不得进入。

6销售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2。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品和第一类,应建立医疗机构的供药档案,内容包括:特殊药品销售客户名单、特殊药品销售客户审核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品和第一类购用印鉴卡、单位介绍信、采购人员身份证明及法人委托书等。销售药品时必须查验《品和第一类购用印鉴卡》,并仔细核对购货单位、购货人资格和身份证明、单位介绍信或委托书、以及审查印章加盖是否有效和规范,确认无误后才可开票[3]。开票后在双方持有的《品和第一类购用印鉴卡》上记明购用情况并双方签字确认。微机操作员设置个人密码,开票前,由两人同时输入密码方能进行操作。销售价格执行国家规定价,建立专门的品销售记录。为防止资料丢失,微机员应定期对微机内存信息进行备份复制。

7 出库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2。品和第一类出库,实行双人复核制度[3]。发货员和复核员按照提货单相关内容认真核对,当面点清直至最小包装(瓶、盒、支、片等),并采集药品监管码;交接完毕后,发货员、复核员和提货员均在提货单上签名。凡票面不清、涂改,以及有其他疑点的应拒绝发货。购货方不得自行提货。严禁借货(极特殊情况由企业负责人审批)。复核员应认真填写品出库复核记录。

8 财务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2。对品经营业务设立专用账户,并告知品使用单位。为准确界定购买者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购买品实行预付款,一律以购方单位直接开出的转账支票、电汇单或汇票为准,否则不予结算。严禁赊销或以现金等其他形式付款。开具发票加盖品发票专用章[3]。

9 运输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2。销售品实行送货制[4]。企业向省药监局申领《品、第一类运输证明》,副本随货同行以备检查。运载品采用厢式封闭货车并加锁,配双人押运,途中人不离车,不准中途过夜和长时间停歇。装卸货物时有专人看守,防止被盗、被抢。交货时双方当场清点,查验至最小包装,如发现丢失现象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和药监部门。每次运输均认真填写运输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收货单位(签字)、押运人(签字)及途中情况等。铁路托运或邮寄按国家规定执行。

10破损药品管理

操作流程见图3。过期失效、变质残损、包装污染或因质量问题被判为不合格的品和,应填写《麻精药品破损报告单》,报质量部门和业务部门,经企业主管负责人审批后报废,并将其移入不合格品区。同时向当地药监局报告备案、申请销毁并将销毁药品监管码导入《特殊药品监控网络》,并建立品销毁记录。其销毁过程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完成[3]。

11 安全及事故管理

品专库应为砖混或钢混结构的无窗建筑[5],装有双门双锁,并配备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的防盗、防火报警装置。专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时巡逻并检查报警和监控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品销售、储藏、运输各环节中发生丢失、被盗、被抢或流入非法渠道事故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企业负责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同时报告公安机关并配合调查工作。对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应给予相应处罚,并总结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再发生。

12 信息管理

企业与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连接入网,专职人员应及时将库房采集的药品监管码导入监控系统,准确、真实输入品和购进、销售及流向信息,保证国家实时监控。并每月填写《品、定点批发企业月报表》送交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13 内部评审管理

企业每半年对品经营工作和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评价一次,其重点是品账货是否相符、安全设施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正常、各种原始记录和台账是否齐全、操作是否规范等。对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之后再跟踪检查直至符合要求。对违规操作人员给予处罚,违规两次者调离工作岗位。

14 市场开发与客户管理

在新形势下,企业应注重品的市场开发与客户管理,应通过宣传教育、学术交流、会议培训、专题知识讲座等方式与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传递品相关信息,更新知识,转变医务人员的用药观念,积极推广新品种,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品,提高品的应用水平。建立客户访问制度,随时掌握医疗机构品需求动向,合理储备,满足供应。提高服务质量,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建立良好、稳定的客户关系。

总之,竞争不能疏于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具有竞争力。品的经营管理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不仅企业要加强管理、规范经营,还必须调动全社会各个层面,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医疗机构)的培训教育,增强其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避免品采购中的违规行为,以保证品正常供应,防止流弊。

[参考文献]

[1]王耀. 积极稳妥地做好品经营体制改革工作[J].中国药事,2002,16(10):617.

[2]品和管理条例[S].国务院令第442号.

[3]品和经营管理办法(试行)[S]. 国食药监安[2005]527号.

[4]品和运输管理办法[S].国药食监字[2005]660号.

[5]金向东,钱叶青. 加强企业品流通管理的经验与做法[J].中国药事,2004,18(9):539.

(收稿日期:2007-11-3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30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