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就业诚信探析

时间:2022-09-12 11:06:17

现代大学生就业诚信探析

王统军(江苏连云港淮海工学院)

受社会内外部诸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备受社会关注,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在寻求理想工作的利益驱动下,许多经受不住现实考验的大学生抛弃了诚信,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出现诚信考试不及格的现象。第一,推荐材料弄虚作假。他们填写推荐表则“避实就虚”,把不利于自己的资料省略掉,夸大其词地介绍自己。极个别人把子虚乌有的获奖证、荣誉证书、资格证书也“克隆”出来。还有的表现较差的学生,经过“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出现一个班五六个班长,一个学校七八个学生会主席的现象。第二,乱签协议,不履行承诺。有的学生幸运地得到几家单位的接收意向,尽管最先的那个单位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去处,但是,个别学生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立即签订了协议。一边签着协议,一边就想着违约,有的学生在签订协议不到一周就要求违约,使得本来还不算很差的用人单位,以为早早落实了人选却不想最后全部落空,并且错过要人的好时机,浪费了指标。于是迁怒于大学生不讲信用。第三,面试时不诚实。有的大学生面对就业难的心理压力,为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在面试时,往往言过其实,不仅过分地夸大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夸大自己的各种优点和长处等等。这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就业市场中的信任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的挑战及就业竞争压力大。本来,在我国出现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应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具有的常态现象,并不是突然暴发出的社会问题。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在逐步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经济活动的社会化所强化的分工专业化,在不断推动劳动力需求的专业性变动,也增加着劳动力对分工的选择,对各类高层次人才供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双向选择过程。于是,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就有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比较低一级的工作。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就业岗位不适应“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以及认为报酬低或感觉就业岗位与文凭“价值”不相符合,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争东部弃西部,争城市弃农村,争就业弃创业,争待遇弃奉献,最后选择“自愿失业”。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竞争和就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使原本就十分薄弱的诚信意识,在受到猛烈的冲击下,一些大学生为能进入社会精英岗位,便言过其实地装扮自己,一系列诸如伪造证件、篡改成绩单等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出现了,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用危机。

2.人才招聘方式不科学。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方式的不科学,成为形成毕业生“虚假包装”的客观动因。目前,在单位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一种误区:学历要高。本来专科能适应的岗位,一定要本科或研究生;头项上的光环要“亮”,最好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党员;工作经验要多,对应聘人员的性别、相貌等提出了过分的要求。用人单位列出的大量的条条框框使大学生们不得不在这些基本条件上“动脑筋、想办法”。其次,有些用人单位招聘缺乏计划性和必备的程序,招聘时间仓促,对毕业生的了解往往仅限于学生个人提供的材料以及自我介绍,通过应聘者提供的材料见一两次面,通一两次电话,缺乏对应聘者的深入了解。由于个人制作的材料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色彩,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是不够客观的,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缺乏保障,使得不诚信行为有空可钻;另一方面,由于应聘者对应聘岗位缺少全面的认识,从而导致签约后对工作的不满而引起违约。

3.学校监督制度不健全。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行为的监督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对于毕业生的虚假包装采取了默许甚至是纵容的态度。一些高校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在毕业生推荐材料上毫无原则地使用“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溢美之词;不少高校还在校内开展一些名目繁多的、适应就业需要的活动,让参与的学生通过经济手段即可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各样的头衔、美称,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推荐表,包括学校的评语也全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只负责盖章。高校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学校信誉的亵渎。这种“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受害的还是高校和毕业生自己。

4.社会缺乏诚信的氛围。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在利益面前,诚信已变得脆弱不堪,假冒伪劣、盗版侵权、坑蒙诈骗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各类假商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信息充斥电视、报纸等媒体,信用危机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要因素。在就业市场中假学历、假文凭比比皆是,供需双方造假、欺诈、违约等现象屡见不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守信者缺乏保护,让失信者从中渔利。于是,大学生在深受诚信问题之害的同时,逐渐学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生存”。

5.学生诚信意识薄弱。多年以来高校诚信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十分淡薄。许多大学生不知信为何物,将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还、学费不交、毕业论文抄袭等不诚信行为视为正常的事。而就业指导过程中对诚信教育的忽视,使许多学生未将违约视为失信,而是将其当作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的踏板。更有甚者将虚假包装当作求职的技巧到处宣扬。大学生对于其行为造成的对同学、对学校、对社会的恶劣影响缺乏认识,对于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缺乏责任感,使得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愈演愈烈。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努力克服或减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现象,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学校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到质量和信誉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真正竞争力,以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对学校的损害。从根源抓起,把诚信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入学、毕业教育之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建立起大学生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设置诚信教育课堂,进行大学生个人诚信度评价。结合教育教学管理,把考试是否作弊、困难补助是否作伪等等涉及诚信的内容都纳入考核的范围。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设立奖惩机制等。完善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管理措施,加大监督力度,杜绝虚假材料的产生。在就业指导中,严格把关,把毕业生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地介绍给用人单位,真正体现出“优生优推”的原则。多方位促进诚信意识的形成,保障诚信工作的落实。

2.树立正确用人观念,完善聘用制度。用人单位聘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各方面能胜任该职位工作,并有进一步发展潜力的人才,盲目重视 “光环”、迷信学历,忽略对个人实际能力的考察,无疑为造假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此可见,应形成“不求最好的只要最合适的”这一用人观念和“重能力、轻学历”考察人才的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提供的材料,用人单位应建立严密的核查制度,主动与学校沟通,辨识材料的真伪,这样才能使造假者无空可钻。

3.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营造诚信为本的社会氛围。为使诚信回归,为营造以诚为本的氛围,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将诚信行为与个人利益挂钩,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完备的诚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个人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调用这一主体程序做起,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

4.拓宽就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要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多容纳一些大学生。开辟农村就业市场,鼓励大学生到乡镇去从事1-3年的行政管理、教育、卫生、农技、乡企、扶贫等服务工作,今后在报考研究生、公务员等方面给予优惠。我们应当积极抓住“入世”、“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经济”、“小城镇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有利契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去。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联系,认真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网站建设等。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只是社会诚信问题的一方面,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我们规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行为的各种制度和措施的健全,诚信观念必将日益深入人心,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所接受,诚信必将成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用人的通行证。

上一篇:以人为本的跃迁 下一篇:浅谈董仲舒与中国封建社会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