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妨碍存量改革(上)

时间:2022-09-12 10:40:28

谁在妨碍存量改革(上)

在存量改革方面,中国除了全盘私有化以外,这22年来可以说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能找到的各种办法都已经试过了。但政府出台的改革措施基本上只有两种命运:不是实行结果和原来设想的目标相左,就是执行不下去而被迫放弃

存量改革总是事与愿违

和苏联、东欧以全盘解决存量问题为基本着眼点的休克疗法不同,我国的经济改革一开始采取的就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放开传统体制对农村和非国有经济的束缚,进行增量的改革;另一方面以渐进的方式改进存量(亦即国有经济),用增量的改革来推动存量的改革,用增量的发展来为存量的改革创造条件。增量改革这一部分进行得非常好,过去22年,我国不仅避免了苏联、东欧休克疗法所带来的经济崩溃,而且,国民经济取得了年均9.6%的高增长率,成为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在存量的改革上,不仅成效不大,而且绩效每况愈下,成为政府财政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负担。在存量改革方面,除了全盘私有化以外,这22年来可以说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能找到的各种办法都已经试过了。但政府出台的改革措施基本上只有两种命运:不是实行结果和原来设想的目标相左,就是执行不下去而被迫放弃。

改革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变了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1979年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没有经营自,工人吃大锅饭,积极性很低。因此,就推行“放权让利”的改革,扩大厂长、经理的自和企业对利润的分配权,包括利润留成和承包制。然而,不管是利润留成或承包制,在试点的时候总是很有效,一旦推广到全国就无效。世界银行和中国社科院根据企业微观的投入产出的研究发现,经过改革企业的生产率是提高了,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却不断下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于是有些学者就提出,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所有者缺位,主张推行以明晰产权为出发点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其中,股份制是最完善的一种,尤其是上市公司,既有董、监事会,又有股民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企业的监督。但是自1991年发展股票市场以来,第一批上市公司的股票几乎全变成了垃圾股。根据我对沪深两市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一个国有企业上市五年以后各项指标就和不上市的国有企业没有什么差别了,而且,股票市场还充满着投机。

由于股票市场刚建立时,股民都是散户,有些学者就认为散户天生喜欢投机,不愿意去监督企业,所以上市对企业的绩效不会起到根本作用并导致股市出现种种问题。看到国外大部分股票都是机构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于是就建议政府引进投资基金,以为我国的基金也会像国外的基金那样长期持有企业的股票并关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可是我国在1998年引进投资基金以后,股票市场的投机不但没有减少,还变本加厉并出现庄家公然操纵股市的现象,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庄家勾结的事件层出不穷,股市的问题更为严重。另外,像政企不分也被认为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行政企分开的结果,通常只是把政府部门变成了翻牌公司,除了将原来的处长、局长改称为经理、总经理和让这些人的工资上涨不再受行政约束外,行政垄断和靠政府的优惠政策和保护来生存的情形基本没有改变。

出台的措施执行不下去的情形也很多。例如,1993年底在设计金融、财政、外汇、国企、社保等五大改革时,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是第一项,方案也最成熟。当时的目标很明确:“银行商业化、利率市场化”,但是,到今天为止四大国有银行的贷款还主要是政策取向,利率仍然不能随行就市。近几年说要给民营经济公平待遇,在四大国有银行成立中小企业贷款部,专门划出一块资金来给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贷款,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没解决。最新的一个例子是国有股减持,设计的时候以为减持国有股既可以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从而创造多元化的股权和利益结构为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创造条件,又可以通过减持国有股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尽早使国家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并为社会保障基金开拓新的筹资渠道,但是政策一公布,股市就猛跳水,而被迫暂停执行。

存量改革已经进行了22年,改来改去总是事与愿违,出台的大多数政策,执行的结果不是没有达到当初政策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执行不下去,名存实亡或是被迫放弃了。从这些困难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至今为止的存量改革尚未触及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最深层次的问题,要完成传统体制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个不能不面对、不能绕过去的问题――

自生能力是症结所在

对于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中尚未触及到的深层次问题,学术界和社会上有许多讨论,常被提到的是私有化。可是从苏联、东欧的情形来看,似乎也不是。比如俄罗斯、捷克等,基本上所有国有企业都已经私有化了,但是根据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上的资料,俄罗斯对原来国有企业的补贴不减反增,2000年的GDP只有休克疗法前1990年的61%。应该讲我们在存量改革上尚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俄罗斯也同样没有解决;而且,就改革的总体成效而言,和我们在改革后经济所取得的快速发展有天壤之别。在苏联、东欧的改革中,波兰的经济情况最好,但是,同样根据1996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波兰的大型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推行私有化。从苏联、东欧的情形看来,我国当前存量改革中绕不过去的深层次问题似乎不是私有化的问题。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呢?

本人认为,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中真正绕不过去的是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要是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不解决,任何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都不会有效,包括私有化也一样。那么,什么叫自生能力?我的定义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一个正常管理的企业,获得一个市场上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的能力”。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管理的企业,必须有能力获得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这样的企业才会有人去投资。一个企业投资设立后,在未来的经营中也必须有能力获得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继续经营下去;要是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不能获得市场上大家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这样的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它的设立和继续经营就只能靠外力的支持,主要是政府给予的政策性补贴、保护。

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一个企业的自生能力与这个企业所在行业的比较优势有关,一个企业只有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业区段中,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才能跟国外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竞争,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不需要政府的保护而生存和发展。在一般的市场经济当中,一个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是不会有人去投资的,也不会有人继续经营下去的,因此,在市场上能够存在的企业必然具有自生能力,也就是能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因此,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出来的现代经济理论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当作是任何经济理论研究不言自明的暗含前提。在此前提下,一个企业实现的利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管理的水平。因此,现有的经济理论关心的是公司治理以及管理的问题,而把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抽象掉了。

可是把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前提来研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国有企业的问题却是一个致命弱点。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中,我已经详细论述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制度安排,不管是前苏联1929年或是我国在1952年开始的,都是为了在资金稀缺的经济中去优先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金密集型重工业而形成的。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这种不具比较优势的资金密集型重工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家以行政的力量来扶持之前这类企业不存在的原因。

然而,出于赶发达国家的愿望和战略的考虑,政府只好形成以扭曲利率、汇率、工资、物价、原材料价格为特色的宏观政策环境来降低在重工业中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成本。把利率、汇率、物价等价格信号扭曲以后,资金、外汇、原材料、各种商品必然是供不应求,出现了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所说的“短缺经济”现象。为了保证供不应求的资金、外汇、原材料会被用于国家所要优先发展的重工业,政府首先必须有个全盘的经济计划,然后用行政手段取代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同时,为了保证经由剪刀差集中到企业的资金会被投资到国家所要优先发展的项目,企业必须国有化。而且,在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中,一个国有企业的盈利或亏损,并不决定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取决于它所面对的产品和投入价格的扭曲程度;在缺乏市场竞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个盈利企业该有的盈利水平或亏损企业该有的亏损水平,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在国家作为所有者和企业经理人员对企业的经营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给予企业经理人员自,必然出现经理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多吃、多拿、多用的道德风险问题,为了避免企业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企业经理人员在人、财、物、产、供、销上的自全都被剥夺了,这种看似无效的企业治理模式其实是在价格信号扭曲、缺乏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下,所有者为了避免企业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造成过大损失的“次优”(second best)制度安排。

上一篇:王府井布局食品专营商厦独立商街 下一篇:发现易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