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中心的备份之痒

时间:2022-09-12 08:59:35

金融数据中心的备份之痒

刚性的离线备份需求、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高要求,让金融企业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数据备份之路。

很多商业犯罪嫌疑人在被捕时才发现,那些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转账和资金腾挪,其实并没有逃过公安人员经济犯罪调查的法眼。在相关法律的要求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数据中心都保存着海量的原始交易数据。在需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时,这些数据就会发挥巨大作用,把罪案的蛛丝马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由此,金融数据中心在繁忙的业务中动态成长,从过去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供一个集中的管理中心,到今天,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保存、备份和传输的枢纽。信息在数据交换设备指示灯的闪动中向管理员诉说着紧张,轰鸣的空调也不断吐出冰凉的冷风把机房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事实上,数据中心的环境本就不安宁,而当金融机构业务数据不断增长时,就给运维人员提出了更多新难题。

刚性的离线备份需求

今年6月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保存交易记录,采取必要的程序和技术,确保存档数据的完整性,满足安全保存和可恢复要求。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也规定,银行客户和交易资料应至少保存5年。

监管的要求是刚性的,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离线备份是所有金融机构不能逃避的工作。一位证券公司科技部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根据金融监管的要求,定期进行离线的系统全数据备份是必需的。哈尔滨银行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苏勇也表示,选择在固定的时间点备份全业务数据,不仅是监管机构的需要,也有助于金融机构自己的审计和监管。

而这种大规模的离线数据备份就需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备份方式。目前,使用磁带机进行离线数据备份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首选。专家认为,磁带是备份技术的精髓,它可以为所有的商业类型提供低成本的、长期的数据存储。虽然性能相对来讲较低,但磁带适合各类存储架构,这些存储架构可以让用户用相对较少的钱来存储大量的数据。

对于大一些的金融机构来说,不断递增的磁带备份数据显然成为了企业的一项负担。专家告诉记者,金融机构不得不考虑选择适当的地点保存大量的备份磁带,这些磁带有可能因为物理环境不理想而造成损坏,也有可能因为管理不善被盗走; 此外,磁带数据相对来说存在不稳定的一面,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重写,以便保证数据的完好。苏勇告诉记者,定期重写数据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磁带数据维护成为了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 苏勇表示。

虽然说用磁盘做离线备份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但相比较而言,盒式磁带仍具有成本优势。如果说磁盘阵列中的数据是动态变化的,离线数据就是在四维时空中一个时间点上的数据截面。大量的截面肯定有重复的数据,但这又是法规要求必须保存的,因此离线备份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备份的成本、质量和效率,应用磁带库技术是目前离线备份的一个选择。专家认为,可以结合虚拟磁带库技术将数据先压缩备份到磁盘上的虚拟磁带库中,然后在不影响业务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再将数据从虚拟磁带库备份至磁带库中。

存储要让人放心

哈尔滨银行数据中心系统部经理刘春宇告诉记者,对金融机构来说,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压倒一切的目标。因此,在建设数据中心的过程中,第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要采用成熟、稳定的技术,而不是未经广泛使用的新兴技术。

光纤通道(FC)连接的磁盘阵列目前还是金融机构存储系统的主流应用。光纤通道磁盘阵列连接技术在相关厂商的努力下,保证了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8Gbps,属于高端的磁盘连接方式。最重要的是,基于光纤通道连接技术的磁盘阵列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性能也比较稳定。而且,光纤通道硬盘是为了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

当然,光纤通道硬盘毕竟还是硬盘,只不过在性能上要比普通的SATA硬盘好很多。硬盘本身难免会出现故障,需要更多的电能且会散发更多的热量,并且从性能上看与正被厂商追捧的固态硬盘(SSD)相比还要差一些。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性能更高的固态硬盘呢?用户的回答是,成本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同时,更关键的是固态硬盘技术还很新,对于这种时尚技术,金融机构不应当先吃螃蟹。

存储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应当具备的第一特性还是要让人放心,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业务的需要。苏勇表示,选择存储方案,首先要能够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然后要具有一定的业务前瞻性,产品和技术的选择要成熟,要符合金融机构自身的需求,而不能被IT厂商给忽悠了。

此外,苏勇对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表示出了强烈的关注。目前,因为多个系统共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的存储设备,所以系统性能还有待优化,还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优化,而不是更换昂贵的设备,对存储部门的主管来说,才是更为重要的任务。

超越硬件的新兴技术

不管是银行、券商还是保险公司,目前结构性数据依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而对于非数据库产生的非结构性数据,目前的关注度还不足。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同步增长,企业的存储资源也将逐步消耗殆尽,在花费巨资购买磁盘阵列之前,企业还需要思考是否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改变目前被动的局面,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需要更新的技术来简化并改善企业数据备份流程。事实上,重复数据删除正是这样一种技术。特别是对于结构混乱的数据卷而言,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找出并删除存储卷中重复的文件或数据块,并用指向“主数据文件”或“主数据块”的指针替代这些重复数据。这样,存储的数据量就会大大减少。此外,它还可以与传统的文件压缩技术相结合,压缩“主文件”的大小。

苏勇也表示了对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关注,他认为,目前情况下,通过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改善存储空间浪费的情况不失为一种选择,而让他们在新技术面前犹豫的恐怕还是产品的价格。

刘春宇告诉记者,虽然不同的系统本身也提供了均衡负载的管理工具,但对于机房中密集的磁盘阵列,依然存在访问热点的问题。热点体现在大量密集的访问会集中在少数的磁盘上,这样会导致部分磁盘因过度的读写而发生故障,并且还会影响数据的传输带宽。对于这一问题,苏勇经过认真思考,也提出了在存储中使用大量小容量的磁盘及镜像等解决方案。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还有更多的答案,这也需要金融部门结合自身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有用户比较关心存储虚拟化的问题,他们表示,在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对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存储虚拟化在未来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

可见,为了提高投资回报,今后数据中心建设将不会局限在单纯的服务器和IT设备的购买上,而像虚拟化、重复数据删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也将成为存储和运维经理的重要考量方向。

数据是金融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

上一篇:上下文感知技术―给移动应用加上智能 下一篇:解密集群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