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种子管理

时间:2022-09-12 06:59:54

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种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64-02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没有种子就养活不了全中国13亿人口。种子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种子经营方式呈现了多元化发展,这包括种子代销、直销等方式,不再是垄断在政府管理部门的手中。正是由于这些销售方式的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把一些假种子,劣质种子向农民朋友销售,致使一些坑农害农的事件不断发生,给农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种子管理工作怎样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怎样确定管理方式,威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站种子管理体系取得成绩

为确保种子质量,我农种站开展全方位的种子打假活动,稳定市场上种子的质量安全,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

1.建立健全的种子管理机构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6]40号文件精神,我县采取措施健全种子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的编制,正常开展种子管理工作。

2.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市场备案

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县种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种业发展、搞好市场监管是我们面临一项艰巨任务。我站认真贯彻省、市各站搞好种子执法年活动要求,县农委出台了闻喜县种子执法年实施方案,我站严格按照省站提出的“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检打联动、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搞好市场监管,做好种子备案,全面净化种子市场环境,推进我县种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我站在春秋两季会同工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不定时对种子市场进行大检查 ,对全县种子经营门店和3家种子企业的生产销售品种进行登记备案,备案种子门店和种子企业79家,备案销售合格规范玉米品种58个,对6个备案手续不全的玉米责令停止销售退出市场。备案主包括种子企业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生产许可证、销售台账、委托书、种子经营档案、种子包装、种子标签、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对全县种子门店销售品种进行全部备案登记,了解销售品种各种特点特性,给农户提供优良品种信息,使农户买到放心种。

3.加强质量管理搞好种子抽检

抽检力度要加大,强化种子市场的监管,没收、封存假冒伪劣种子,对不法商贩依照法律处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要从种子的源头上把好关,加强监管,规范企业行为,确保种子质量。

4.积极搞好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展示工作

认真落实开展主导品种示范和最适品种筛选行动的精神,筛选不同区域的最适推广品种,确定主导品种,树立农业及种子主管部门品种信息的权威性,使品种区划能够达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为农民提供主导品种信息,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科学种植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增产效应。同时,我站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期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小麦播种及整个生育期的观察记载和报表工作,从不间断,为新品种出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的种子管理部门存在着职能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种子管理和执法两个部门独立运行,对种子管理和市场的有效监管,人员临时抽调,监管力度不足,无法保障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落实。

目前,县级种子管理站交通工具匮乏,无法保证优良种子能够及时快速的到达农民的手中。在对坑农害农事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很难取得重要的证据,多数县级农业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种子检测设备、场地等,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种子检测的要求,更谈不上用于田间试验、示范、种子检验等经费,许多正常工作难以进行。

2.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近年来种子制度不断改革,原有的种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多业务人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管理工作,缺乏以人文本的执法理念,服务意识不到位。

3.每年,种子市场委托销收各种作物品种不下百余个,实际生产差别不大,由于品种过多,管理部门不可能把所有认定品种个个示范展示,也不好定主栽品种。

4.经营人员多素质差管理难

随着《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代销的商店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避免了农民要跑到距家几十里的县城购买种子。但是,由于这在些销售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很好的短判断种子的优劣,一旦出现假冒伪劣种子,对农民的损伤是很大的。

三、几点建议

根据农业部的指示,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要求,要切实加快优良种子的培育,将种子培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发展,这就为种子的发展开通了便捷的通道,种子工作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我国种子培育和管理上面临着许多尴尬之处。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种子的管理

法律具有约束一切不合法的特点,因此完善相应的种子法律法规,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坑农害农的现象才能有相关法律的保护。对于政府涉农部门更应该加大对种子经营的管理,做到及时快速的将各种种子信息及时传递出去,提高社会对种子工作的认知。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国家下达的各种保护种子事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制

种子管理工作进行到县级地方政府常会出现很多棘手的问题,种子管理工作面广,工作量大,种子发放常常做不到位。对此,涉农的部门应该连同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共赢,将种子工作做到全面、有序,促进种子事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3.队伍自身建设

种子事业的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种子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保证工作全面有序高质量的完成,应该对管理人学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活动,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

4.做好新品种的示范种植工作

一个新品种的引进需要经示范种植成功后才能大力推广,这一时期就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切实承担起责任,搞好田间新品种示范工作,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种子示范区种植过程中,要定期举行新品种种植研讨会邀请本县种子经营企业和种子销售门店负责人员,在品种生长各个时期进行观摩,以找出适合本县不同区域种植的品种,为地区新品种的推广指明道路。

5.提高自身检验水平帮助企业种子门店把好质量关

种子管理部门应通过种子检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当种子进入销售渠道时,管理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种子质量抽查检测,避免劣质的种子进入田间地头,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

总之,种子行政执法是农业行政执法的重头戏,也是易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需要种子管理部门、种子经营部门通过不断努力,要求执法部门做到严格执法,种子企业做到严格守法,给我县农业一个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多措并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下一篇:浅析高温热害对安澜镇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