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综述

时间:2022-09-12 06:16:13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综述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独立学院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如何办出特色,赢得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是独立学院当代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论题。通过分析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专业办学特色不够、师资队伍建设欠缺、课程教学薄弱、实践环节脱节,都会制约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此,提出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实践环节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2-0082

一、引言

国务院在2015年10月24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改革中,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为改革的必然趋势。纵观国外,欧盟、美国等高校毕业生中,约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抓住机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论题。

二、国内财务管理专业发展情况及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1998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设立财务管理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至2015~2016学年,全国开设有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达到435所。在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既有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般本科院校,还有高职高专类学校。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加迅猛。2014年,我国新登记注册企业365.1万户,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达到1万户,同比增长45.88%。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多。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不再是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而是转向更高层次的财务筹划、投资理财设计、风险防范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等均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三、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特色区分度不够

国内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多,各类高校都比较重视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这充分反映现阶段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急需。独立学院现有办学特色不够明确,无法与其他类型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显著区分。

2.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教师职称结构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依靠公办院校举办,从职称看,自有教师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较少。从笔者所在的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看,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中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比例只有9%。教师职称偏低,成为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2)教师群体普遍较年轻,缺少实践经验财务管理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教师更多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而独立学院的老师大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执教,虽然具有活力和激情,但是普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缺乏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讲授理论知识时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相联系。(3)教师知识体系与时代脱节教师承担着教学工作,要把最新的理论、前沿的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如果不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仅仅以自己当初毕业时学到的知识应对当前教育形式,就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严重的会影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3.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不足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中,有时需要由不同教师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不同教师实际授课内容、难易程度会有显著差异。而对于由一位教师担任的课程,授课内容缺乏有效监控。此外,有些课程还没有成熟的教材,有些课程的教材未必适合独立学院的学生。

4.财务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仍需完善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专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部分模拟实习和课程设计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毕业实习中,学生存在盖章写报告的应付思维,加之企业财务岗位涉及企业商业机密,一般不会轻易接受学生实习,学校也没法监管学生在校外的实习,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实践环节的薄弱,将直接导致学生在就业时感到迷茫与困惑。

四、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明确专业办学定位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办学定位必须明确,充分考虑学校特点与学生特点,充分考虑现阶段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1)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的特点与学生特点独立学院没有名牌大学的名气和声望。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成绩都不算太高,有的是因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有的是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还有的是高考发挥失常。总之,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有自身特点,在后期教学的时候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2)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最终必须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现今,大部分企业认同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岗位分工。有的单位已经专门设立了财务管理中心,有的也表示有意向专门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或部门。即使小微企业,受规模和资金的限制,在岗位设置上不可能像大企业一样做到分工细致,但财务管理的理念还是被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所接受。财务管理人才比传统会计人才更受企业欢迎。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必须时刻关注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3)充分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独立学院整体实力不如重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学校所在区域,首先获得区域优势。不管是从信息获得,还是从应聘成本考虑,独立学院应以学校所在区域为核心,逐渐辐射到其他区域。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应成为独立学院关注的重点,只要区域经济发展得好,财务管理专业自然不愁出路。

2.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加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快学术梯队建设,完善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财务管理教学团队,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中学术、学科、团队带头人的作用。(1)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独立学院应根据教学需求平稳增加教师人数。在引进人才时,优先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优先考虑有企业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坚持不懈地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和支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高级职称。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两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2)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方法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包括教学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学院要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加强专业建设与教研、科研工作的结合,把教师在各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进行整合,提倡科研反哺教学,组织教研、科研成果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鼓励教师攻读高一级的学位或者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邀请知名学者、企业管理者对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培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对新进青年教师,选聘一名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的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使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能得到较快、较大的提高。(3)加快学术梯队建设各学科方向上选拔一定数量的具备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积极组织他们到国内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和系统培训,使他们逐渐成为专业课程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独立学院要加快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制度,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中学术、学科带头人作用。(4)打造财务管理教学团队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的生命。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可以建立财务管理教学团队,由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任团队负责人,在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下设立多个教学分队,每个教学分队主打一门基础(或核心、特色)课程,带动其他专业课程,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3.加强课程建设

(1)建设标准化课程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如《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由于上这几门课程的学生多,不同的教师在担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其实际授课内容、难易程度有显著差异。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虽然统一了教学大纲,但各个教师授课的内容还是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对某些知识点和案例的讲解,把握程度不同。通过标准化课程的建设,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每一小节课,充分发挥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的进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2)建设特色课程各个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主办院校在通信行业具有学科优势,因此选择《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这门信息通信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特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通信企业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具有“通信+财务管理”综合知识素质的人才。

4.强化实践环节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工作基础,造成学生觉得理论枯燥无味,仅仅学习理论课程,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影响学习效果。实践课程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应用,是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综合运用的能力,必须强化。通过建设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实验室,达到使学生在仿真的企业运作环境中切身体会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室面向财务管理专业开设实验、实践课程,对于无实践环节的理论课程,也可以将部分理论学时放在实验室进行,满足其实践、演练的需要。同时,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内容,放在综合实训实验室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泽红,刘冬.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J].中国成人教育,2013

[2]姚艳.独立学院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

[3]邢育松,郑晶晶.从立体化视角构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多模块、多样化教学体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

[4]丛颖.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

[5]汪霞,刘玉凤,徐刚.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生源分析及教学改革建议[J].当代经济,2014

[6]鞠成晓.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

[7]张丽拉,伦妙兴.独立学院财会专业校外实习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

[8]陈兰,杨经伦,刘立勋.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作者:曾璐 孙玺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上一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分析 下一篇:高等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