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时间:2022-09-12 03:39:31

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的心理干预护理,并对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律、血压等生理状态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择3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按年龄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同时外加上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术前护理,并且在术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血压、心率进行评估。

结果:在进行干预前与干预后数据统计比较时实验组的各项评估数据有明显的下降,而对照组的各项评估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各个数据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心理干预护理前后的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结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有助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可降低术后不良精神反应发生率,并有利于术后躯体恢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胸外科手术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2-01

手术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但是胸腔内拥有着人体内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心脏和肺,所以对于手术治疗所存在的风险过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而导致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便于对该样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以及术后能够更快的恢复,我们抽取了30例患者进行了这项研究,并且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SAS、SDS、血压、心律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的60名患者采用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拟择期行胸外科手术者,既往均无精神病、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病史。其中实验组包括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在(45.3±4.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6.1±3.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测量,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即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1]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记分做基值,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律进行测量取数据。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对病房的日常卫生的清理,和对病人的日常起居进行叮嘱等。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护理:①利用心理学沟通方法,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安全性、意义、方法、性质、手术中可能遇到的状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放松疗法,心理疏通,并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做好术前访视。②通过播放轻音乐,对患者的听觉神经刺激放松大脑各部分神经,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2次/d,每次15~40min。③通用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对患者护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④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与肢体动作来判断所表达的意图,也可以总结一种手势交流方便沟通等。对一些病情反复无常的患者要有足够耐心对其进行鼓励支持加强与病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因为手术后留置引流管道的问题,加之气管插管患者交流的障碍都会引起焦虑抑郁情绪,因此要注意给予患者有效的镇痛,及时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手术完成3至5天后,再次对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将手术前后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若P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标准记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2次评估SAS、SDS、标准记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高于首次,实验组第2次评估SAS、SDS、标准记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显著低于首次评估结果(P

3讨论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手术治疗本身就是一种大型的治疗手段而且风险程度比较高,在胸外科手术当中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患者的心理素质也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康复速度的必要条件。同时手术也是严重的生理心理应激治疗手段,心理应激对择期手术患者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以大脑的海马区兴奋系统以及下丘脑一肾上腺皮质一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导致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和行为异常的症状出现在手术前,尤其对围术期的处理、准备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3]。可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生理状态(如心率、血压)进行评价心理干预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经过本文的对比分析患者经心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表数据、抑郁自评量表数据及心率、收缩压明显比对照组低,表明心理干预疗法能有效改善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调整其不良心态,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理状态进行手术。对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的观察要尤为细心,术前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要着重注意躯体化、焦虑、恐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对其实行系统的、连续的整体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总而言之,采用心理干预方法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使其对治疗有安全感,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减轻应激压力,手术期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起到预期的效果,使手术过程顺利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1]王明欢.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59例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36-37

[2]张敏,刘孟丽.早期心理干预配合镇静止痛对胸外科术后患者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8,29(8):1109-1110

[3]张青丽,季文英.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84-2286

上一篇:ICU机械通气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的临床观察及护... 下一篇:知识人群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