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时间:2022-09-11 11:05:06

网络文化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导致网络快速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网络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内容繁多、更新速度较快,以及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与当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因此,如何管理高校学生来应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的挑战和问题,成为了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网络正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带来革新。网络世界内容复杂广泛,在帮助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网上常常出现一些非法传播的新闻和消息,混淆人们的视听,或者出现一些垃圾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正确认识网络文化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思考重点。网络文化有其特定的特点,看到网络优势的一面也不应该将其劣势的一面忽略。在使用网络为生活和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通过适当监督与管理来遏制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终使网络这一工具在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当前网络文化对高校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世界内容新颖复杂,更新速度快,而且包罗万象的同时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高校学生的关注。当代高校大学生受这种文化影响,在自身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还未能养成对网络上一些资源和文化的筛选能力,便早早地投入到网络文化的怀抱中来。

(一)网络文化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高校学生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网络世界太大,存在的不仅仅是与高校学生自身拥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相适应的事物,也有许多与其价值观、人生观相冲突的事物。而当冲突发生,大学生会开始产生对自己原有价值体系的怀疑,从而考虑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投入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中去。但是,不是所有的网络文化资源都是合理的,部分文化资源对于青年成长而言有其不稳定因素。

(二)网络文化影响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网络世界是一个匿名制世界,长期的匿名规则促使人们容易忘记现实中的自我,而渐渐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重塑一个新的自我。网络世界的隐秘性和匿名性,使很多高校学生沉溺其间,对于一些行为方式的思考和意识渐渐会变得模糊起来,有时候大学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发生一些性格和脾气上的改变,比如部分学生在现实中是很讲原则的人,而置身浩瀚的网络世界,就开始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谩骂一些触碰自己底线的人和事。长此以往,他们自身的道德意识就变得淡薄起来,对自己的谈吐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存在一种特别的幻想,最终迷失了现实中的自我,将其与虚拟空间的自我混淆。

(三)网络文化为高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促进着高校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一方面也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突出网络这一工具的负面性是有失偏颇的。应该看到网络的出现,更新了现代的校园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思路。学生利用网上图书馆进行学习,学校管理者利用统计软件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办公。传统的管理教学模式渐渐被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从而产生了一些新型的管理教学模式。

二、当前应对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积极倡导良性的网络文化理念

网络信息技术使得高校学生坐在寝室一个小小角落里,就可以知闻天下事。高校学生需要养成新的良好的上网习惯以及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理念。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从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观念和理解的宣传教育入手,在学校宣传栏和公告栏张贴新的宣传材料,大胆尝试各个方面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并提升其办事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校园网络建设的发展。

(二)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加强自身网络信息技术修养,一方面提高对网络的熟悉,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理解学生的需要。从管理者层面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理解可以解决工作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一部分冲突,加强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另外,一个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对提升校园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系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除了学习功能之外的网络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帮助工作者提高网络工具的有效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对象是高校学生,大部分青年学生对网络适应性很好,越是高效合理的网络管理系统,越是能够得到学生们的支持。所以,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工作者的办事效率,也可以促进融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形成。

三、结语

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活和学习工具快速地渗透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来,一味的批判和一味的颂扬都不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网络这一工具的价值。从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来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所以,对于网络文化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营造一个合理快捷的管理模式平台。

参考文献

[1] 敬菊华,张珂.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变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2] 蒋丽丽,杨成.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09).

[3] 范刚.网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04).

[4] 韩秀敏,张红岩.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曾瑞(1986.02-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201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供职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校园网络诈骗的反思和防范 下一篇:基于实证研究的城市高中生思想行为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