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欢声笑语请进习作教学的课堂

时间:2022-09-11 10:01:00

把孩子的欢声笑语请进习作教学的课堂

摘要:为了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可以尝试根据各个单元作文教学内容的需要把习作题材生活化,为学生创造相应的视听体验;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真实,增强他们对习作的信心;鼓励学生把童真童趣写进习作,培养他们对习作的兴趣。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字:生活;真实;信心;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写习作也是如此。习作教学的实践表明,越是努力向学生生活靠拢,课堂气氛越活跃,这种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的课堂创作出来的习作更是不断给人惊喜。

一、把作文题材生活化,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门槛,要求高了一个层次,难免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根据内容需要把习作生活化,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就帮他们打开了话匣子,行文自然流畅多了。

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写景。学生对学校附近那个山清水秀的公园非常熟悉,因此笔者用数码相机拍了些照片回来,播放给学生看。尽管景色是再熟悉不过的,但当一幅幅美丽的照片在屏幕中出现时,依然引发了学生一阵阵夹杂着惊喜与激动的赞叹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轻松、投入的,埋头数自己的作文字数够不够的现象消失了。

二、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的真实,增强他们对习作的信心

有些学生在习作课上皱着眉琢磨半天还是没信心动笔。这信心如何增强?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书写,这就能够写文章了。”由此可见,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的真实,从中挖掘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是能增强他们对于习作的信心的。

第三单元的习作是介绍自己。笔者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自己,并把重点放在了作文的修改和讲评上。有个后进生,把自己调皮的性格特点写进了习作,开篇就写自己因为调皮捣蛋,被妈妈追着打。仗着人机灵,速度快,他跑上了二楼,并躲在刚好下楼的爸爸背后,成功下楼逃出屋外。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淘气包跃然纸上。这一串串朴实无华的文字让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他就这样触动了所有人!把作文展开来和学生一起修改、润色,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家的积极性都相当高。通过共同学习,学生掌握了怎样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并且知道了怎样把事情写具体。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开始流露出自信的光芒,同时,习作课堂有了笑声,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三、把趣事、乐事请进课堂,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教师命题的时候,必须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依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应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这范围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发表的欲望被引起了,对于表达的技术自当尽力用功夫。”这话很有启发性,孩子的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只要把生活中的趣事、乐事作为命题作文,他们自然有表达的欲望,兴趣培养也就会成为可能。

一次大课间活动时,学生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近乎完美的配合一举把夹球跳和篮球运球两场混合接力比赛的年级第一名收入囊中。回到教室,大家还陶醉在胜利的兴奋和喜悦之中。理所当然地,这成了学生那个星期规定的日记内容。结果,从字数到内容的完整性,再到观察的细致和感情的真挚程度,都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他们有的从一个队伍的主力的角度享受着比赛激烈的过程,有的从团队合作方面叙述比赛是怎样获得最后胜利的,有的则从自己作为一个观众的角度讲述或失落或高兴的心情。有两个男同学把自己参与热身赛时的紧张,正赛落选的失落及团队胜利后的喜悦这一系列情绪变化写得非常细腻感人。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学生带来的教学体验正好印证了叶圣陶先生这句话。不是孩子们的生活中缺少乐趣,而是教师缺乏去发现去挖掘的眼光啊!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请进习作教学课堂,加上一些引导,必要时创造一些条件,是能让孩子们喜欢上习作课,对此产生持久的兴趣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作文教学.

[2]叶圣陶.文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双岗小学)

上一篇: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