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11 09:24:5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就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和保障措施,希望楦咧霸盒Jψ识游榻ㄉ韬凸菇ㄈ瞬排嘌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师资队伍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要素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其重要的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端技术人才,也要为学生提供求学和就业的平台。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等。

二、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人才培养标准的制订者

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其策划者是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通过校企双方充分研讨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决策作用。师资队伍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的结合度。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标准合理制订的重要保障。

2.人才培养标准的执行者

师资队伍教书育人能力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各专业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标准实施的执行者。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知识渊博程度直接影响高职毕业生的教育质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理论实践兼顾的“双师”教师队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

师资队伍的科研教改能力对服务区域经济、校企合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推动企业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证。当下校企合作难以推行的主要根源在无法实现双赢,企业服务学校提供实践场地实践岗位,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收获。因此,只有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技术革新,才是实现校企双赢的突破口。

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当今的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教育环境越来越好,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日异月新的发展需求。教师如何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显得迫在眉睫。

3.职业生涯的指导者

高职专业教师团队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者。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部分高职教师具备了企业工作经历,国家教育部也明确规定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每五年要有半年的企业锻炼经历。当职业院校的学生面对职业教育感到陌生、迷茫时,高职教师要用自己的企业经历,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4.正确“三观”的塑造者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在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职教师担负着重要使命。目前高职学生人数在于高等教育学生人数中占有很大比例,如何使广大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在高职教师队伍。在学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指导着学生;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关爱影响着学生。高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适应社会及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

1.教学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教学能力。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应具备机械工程制图能力、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能力、工程材料知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数控车床操作能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能力、数控设备维护及保养能力、产品质量检测能力、数控机床结构知识、数控原理知识、机床电器控制及PLC知识等。因此,该专业在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突出能力为本,重点进行以上知识及能力的培训。培训途径包括企业锻炼、去国内外知名企业学习深造、继续教育学习等。

2.职业教育理念培养

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各种职业教育理念培训、到国家首批高职示范院校学习、学习国外职教理念等方式,教师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3.师德师风培养

加强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水平不一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子女一般用心,让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获。

4.质量标准理念培养

高职师资队伍应具有质量标准意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宏观指导,每一门专业课程标准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质量标准理念,以标准衡量质量,这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质量标准又是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帮助。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

1.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规划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是学院层面的整体规划。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应根据各专业的发展情况,对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统筹规划。一方面考虑职称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年龄结构的正态分布,兼顾每一名教师的发展方向。只有做到科学管理、统筹规划,才能打造一支精干的高职师资队伍。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每名教师的培训及学习安排,阶段性地进行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专业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使高职教师满足目前的高职教育发展要求。

2.教务处、实践教学处、质量控制中心多部门监管

教务处、实践教学处、质量控制中心三个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各部门管理制度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各教学环节进行管理监控,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分院二级督导管理

教学分院是教学环节的执行机构,二级分院也应成立二级督导组,定期进行教师团队的督查,如建立听课制度、实践考核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座谈制度,及时发现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不协调、教师年龄年轻化、高职称比例低、高学历人数少、“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外聘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做好制度监管工作,努力打造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师资队伍,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HTH]基金项目:[HTF]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Z22)。

[HTH]作者简介:[HTF]潘冬(1980―),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 下一篇: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