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能力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探析

时间:2022-09-11 09:12:36

“立足能力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探析

摘 要:语文学科教学应提倡“立足能力本位为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其作用在于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本文在强调 “立足能力中心,抓好重、难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的同时,更着力于教学实践的思考,在实践与思考中深化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中职;语文;中心;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讲究“立足一个中心,抓好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不仅要抓好两个基本点,而且“两手都要硬”。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它们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职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就是语文不是以学问划分而是以文选作为教学内容的原因。

一、立足能力、抓好重难点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文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要成功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明确能力培养目标时,更要抓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作用可体现于如下两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体系是庞大而复杂的,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教学中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最后留给学生的只能是知识的杂乱无章,混乱不堪,对于教师来说,也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末倒置,又谈何教学效果和质量?古人有云“点睛即飞去”,画龙点睛,使龙腾空而起,同样,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如果抓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知道什么问题该点到为止,什么问题该细加分析,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条有理,主次分明。这样,语文教学也就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教学质量自然易于提高。

(二)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

教师应把自己所知的全部都无私奉献给学生,这不代表把所有可教不可教、学生愿学不愿学的东西全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地接受,学习起来疲惫不堪,百生厌倦;而教师更是苦不堪言,虽鞠躬尽瘁却是自讨苦吃,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苦劳而无功劳者。但抓住了教学重点、难点,双方都懂得了什么该把握,什么该舍弃,这样两方轻松,也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减轻教学负担的要求。

二、如何立足能力,抓好重难点

很多时候,教师辨析、确认教学重点、难点都是依据章、节或文章的教学提示。其实这种目光是短浅片面的,我们应该既要从全局,也要从局部来抓,这样,既抓得准,也抓得精。下文依据中职语文第一册的教学谈谈具体的方法。

(一)从教学大纲和编写说明中抓准教学导向。

教材的编写都会有大纲作依据,它是学科教学的“总指挥”,因此,参透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说明在教学进行前是非常必要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要贯彻“注意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这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依据。第一册的编写说明中也具体谈到了:本期教学,关于范文,以现代实用文的学习为主,这样有利于培养现代实用型人才;而关于知识,则重点突出读写基础知识与口语交际基础知识的掌握;关于能力训练,则侧重于从语言和文字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借助语言和文字传递信息的能力,也即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提出,第二单元(主旨与材料)为整册能力训练的核心,其他各单元都以该单元的能力要求为基础,或深化,或拓展运用。教学前参透了这些,教师便对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有了概要的轮廓,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该期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从单元学习要求和提示中抓稳教学方向。

单元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单位,一般一个单元为一个训练点,单元标题便标示了该单元能力训练和学习的中心。特别是每个单元的开头都会有单元学习要求和提示,从此我们可以抓稳该单元的教学方向。例如该册第一单元为“讲好普通话”,根据其三个要求:①培养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②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③掌握并运用朗读的基本知识。我们很容易发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能力,而难点则在要求②上。教学时就要突出这一重点、难点,与其关系不大的教学内容尽可能淡化,以免(下转第100页)(上接第85页)影响目标的落实。

(三)从课文学习要求和提示中抓住教学目标。

每篇范文前,我们都会看到注有学习要求和提示,从这里也很容易发现该篇教学的重点、难点。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篇,其学习要求为:①整体把握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②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③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提示中谈到了该文的文眼、意境、情感及关键词语,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出该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整体阅读,把握作者情感以及语言的学习借鉴,而难点则放在如何掌握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方式上。

(四)从课后练习和单元训练题中找出教学意图。

单元训练题多是对单元各篇目课后练习的综合,出题的意向很明白:指向重点、难点。例如《劝学》一文的课后题:一为背诵;二为解释加点词并从现代汉语中举出用它构成的双音词或短语;三为由文中文言句演化而来的成语;四为翻译;五为文言文对比阅读。五大题的出题意图很明白:掌握名篇;分析古今词义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并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因此,该篇的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重点文言词并运用到现代说话、写作中;教学难点:对于常见文言词古今义的演化分析。

(五)从学生质疑和课堂问答中发现教学问题。

很多人误认为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教学前的事,是备课阶段的“专利”,其实在课堂中我们也要善于发现、补充备课时没注意到的问题。例如上《天山景物记》这篇课文时,依据前面的四个方面大致可以确定教学的重点放在:①了解本文的材料和主旨的关系;②学习运用比喻手法。教学难点放在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表现主题的方法上。但授课过程中,有学生提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相似之处,有的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四个小标题不理解,其实这两个问题都与文章的结构有关,因此,我们应随机讲到该文的结构特点,指出此文的开头、结尾采用的是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而小标题是文章主体部分四个不同内容的提示,这些都使得文章结构严谨、清晰、明朗。这样,在不经意间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

三、结语

教学的涉及内容很广、很宽,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字、词、句、段、篇、章,无所不教;文章的内容(主旨、材料)和形式(语言、结构、风格、修辞等),甚至细到作者、写作背景等,无所不学。如果教师不择重点,问题无巨细,内容无大小,不能针对篇目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眉毛胡子一齐抓,这样必然使得教学混乱不堪,达不到实际的教学目标。反之,教师若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相信师生在清晰有序的课堂教学中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中职学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