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海兰的“慈善头脑”

时间:2022-09-11 08:55:34

荣海兰的“慈善头脑”

与荣海兰在纽约曼哈顿的豪宅相比,她在北京的住所朴实得让人惊讶。这样的低调正和她在这片土地上的所作所为一样,没有表面的光鲜亮丽,只求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是学习做一番事业。”荣海兰告诉《私人飞机》。只不过她的事业没有盈利,因为她做的是被称为慈善的事业。

眼前被曹禺称为“奇女子”、被意大利授予Knights of Malta爵士的荣海兰,其非凡之处并非来自于她的出身、事业,甚至也不是她的相貌,而是一种天赋般的魅力。细细端详荣海兰,会发现这位女士身上最鲜明的特征,不是永远修饰精致的外表和灿烂装点的笑容,而是和她的经历息息相关的一种独特气质:中国式的柔韧和美国式的乐观结合而成的“不放弃”。

家族教会我给予

荣海兰5岁随家人从香港迁往纽约居住,邻居都是摩根银行的总裁、七喜公司的老板这些世界级的富豪。身为中国第一代实业家荣宗敬的孙女、国家前领导人荣毅仁的侄女,年幼的荣海兰身处其中,并没有觉得生活有什么特别。19岁生日时,父亲买下了曼哈顿区毗邻帝国大厦的两层连体公寓送给她做礼物。纽约上东区从来不乏来自不同家族的后代,在这里长大的荣海兰是真正的名媛。

荣氏家族对新中国的财富阶层来说,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含义,荣家既是民国时代的实业家,也是新中国“红色资本家”的代表。荣家历经近百年岁月洗礼,至今在全球华人圈内影响力仍然不减。成长在这样的家族,荣海兰一生波澜不惊。作为一个物质欲望被极大满足的名门之后,她并未停止过奋斗的脚步,因为家族的传统让她懂得了财富和责任的双重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与社会接触程度的加深,荣海兰的所思所想与其他名门贵族间谈论的话题渐行渐远。华服美鬓、推杯置盏的场景令荣海兰陷入了思索,她开始质问自己:“财富终究有一天会流空,很多人什么都没有,而你手中拥有了很多,但你又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了什么?”

荣海兰对慈善的热衷,并非富家女的突发奇想,而与家族的另一种传统有关。荣家乐善好施的慈善传统让她的慈善理念在儿童时期就已形成。很小的时候,她的祖父荣宗敬常常对他的子女们说:“你在吃的时候,不要忘记没有吃的人。”她的母亲也常告诫她:“不要浪费,现在很多人没有东西吃,你要是浪费,就会把自己的福气折了。”荣家的这一朴素的财富分享观和回馈社会的家训,是荣海兰慈善事业的最初萌芽。

荣海兰帮助的第一个人是南美洲的一个12岁的孩子,那一年荣海兰9岁。但一次厄瓜多尔之行,才让她真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生活的不同。虽然之前也做慈善,但厄瓜多尔之行让她感觉曾经的慈善是多么地“蜻蜓点水”,让她目睹了穷人家的孩子们是如何在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等困境中生存的。从那以后,每次参加著名的上流派对时,眼前的觥筹交错映在她脑中时,却成了厄瓜多尔的一群孩子们等待施舍的场景。“我越来越不喜欢那种形式的派对了,参加派对带给我的欢乐,远不及我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小愿望更能让我满足。”

在中国的慈善旅程

父辈希望荣海兰继承家族事业,但荣海兰却选择了慈善。2003年,荣海兰正式把慈善事业的重心放在中国内地,开始了她在内地的慈善旅程。

荣海兰是把“营养午餐”和“爱心书屋”引入内地的第一人。以“爱心书屋”项目为例,荣海兰的团队制定了一个很严格的做法,受资助学校提供教室,荣海兰出资购买座椅、油漆等,但装修由老师与学生们共同协力完成。这是荣海兰亲自要求的,“慈善并不是‘施与受’简单关系,既然我帮助你,也要你帮助你自己。”

她也曾发动“温馨工程”,从河北省怀来县请来20个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带他们到天安门看升旗,她的目的是要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期望。她去大西北,看到那些孩子穿着破衣服破鞋子,坐在破烂不堪的教室里认真地听课。窗户是纸糊的,冬天没有暖气,灯光也很昏暗,孩子们学习条件的艰苦和他们的坚持让荣海兰不禁落泪。“我在做慈善的同时,慈善也教会了我,让我懂得珍惜和坚持。”

2004年,荣海兰开始全身心投入中国慈善事业,在中华慈善总会捐款援建了很多学校,随即成立了中华慈善总会儿童关爱基金,经常深入山区开展慈善工作。她在中国一直致力于将中国慈善方式与非盈利机构(NPO)结合起来,使慈善工作做得更完美。目前荣海兰主要负责运营两项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龙族基金和儿童关爱基金,同时身兼中国中华慈善总会永久理事和慈善总会儿童关爱基金会执行主任。

谈起她在中国的慈善历程,荣海兰表现出了些许无奈。刚到中国时,因为文化差异,做事方式、制度和她在美国做慈善时完全不一样。为此,她曾为是否放弃重回纽约过如鱼得水的生活而挣扎。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留在中国继续她的慈善事业,她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只会因为别人而更加了解自己。

现在,荣海兰习惯了在中国从事公益慈善而遇到的种种挑战。她坦言,在中国她经历了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越过重重困难后,她觉得自己收获了宝贵的中国式智慧。采访中,荣海兰还自嘲自己是一只来自美国的“傻鸟”,如果老外成为“中国通”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那么她现在已经拿到中专毕业证了。

美国的慈善经历以及中国处事的方式历练了荣海兰精明的“慈善头脑”。她把美国慈善注重实地调查、研究的态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去偏远山区援建校舍,荣海兰事先都会把当地的收入和消费情况调查清楚,甚至精确到买一个馒头会花多少钱。

汶川地震时,荣海兰带着团队一行15人深入到汶川受灾现场。他们仔细地调查了15个村落,试图了解灾民最需要什么,根据需要提供救援,而不是想当然地把钱或物塞给灾民。“我们去汶川了解到,很多救灾物质并没有很好地发放到灾民手中。比如有些村子需要的是帐篷,却给了他们很多食物,而需要食物的地方却给了许多帐篷,结果帐篷和食物都未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灾民的救助工作也未能很好落实。”荣海兰说,“每个地方需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你给灾民送了很多米,但没有锅如何将米煮熟?”

从美国到中国,荣海兰感慨她最大的感受和收获都在捐款与实际操作慈善行动之中。现在,国内的慈善理念、行为、组织和慈善文化、体制越来越成熟。慈善组织也和荣海兰一样,在这十年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也在这些风雨中一点点成长。“美国的慈善体制其实也不是完美的,他们的慈善中‘授之以鱼’的成分更多些,所以养了很多无所事事的人。我所做的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重要的是救助他们的精神以及心灵。”

慈善非一己之力

直到现在荣海兰仍旧保持着18岁的灵魂,炽热的梦想和一眼望得到底的单纯。她一直是一个只有理想而没有幻想的人,但在慈善之路上,她也是一个谨慎的人,没有十足的把握,她也不会贸然介入。

就如她即将建设的一个孤儿才艺学校,这个项目已在荣海兰心中沉淀许多年了。“这个孤儿才艺学校会培养喜欢艺术的孤儿,让他们从小到大免费学习才艺和文化。”荣海兰透露目前已经和政府初步谈定了合作细节,正在选地建校舍。这个项目估计会在未来三年完成,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比如如何吸收人才,怎么进行培养等等。“项目受到了多方支持。很多孤儿有艺术天赋,如果没有人鼓励,没有机会让他们发展,他们的天赋就会被埋没。不论身份家世,让所有拥有艺术天分的人闪光一直是我的梦想。”

与过去仅凭一己之力做慈善不同,孤儿学校的建设改变了她的想法。“孤儿才艺学校是个浩大的工程,关系到孩子们十年甚至一生的命运,这不只是钱可以解决的事。在这个项目上,我个人的能力很有限,我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慈善人的帮助。”

致力慈善事业几十年,荣海兰深感慈善并非花钱那么简单,这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佛心、慧心和决心的缺一心而不可的事业。在这一事业中,少有金钱的回报和如潮的支持,需要更多的是坚持和投入,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要靠勇气去。尤其是在中国开展慈善事业的十年里,荣海兰认为绝大部分为慈善的付出是值得的,虽然很多时候她不记得自己具体帮助过多少人,但知道有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获得幸福,对她来说便是值得的。

如果不做慈善会做什么?荣海兰透露出对于自己的老本行的向往之情。纽约大学戏剧系毕业并有着多部影视作品的她希望有一天可以重返舞台,重返银幕,重返艺术圈。“艺术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丽,在此之前,我会先用慈善的方式努力让世界走向更美丽。”

上一篇:木桐故我 第1期 下一篇:跟超市小票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