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9-11 08:44:11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几点探讨

【摘 要】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试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四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在立足专业定位基础上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在众多教育类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大院校都在寻求着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式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各种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

高职院校正在订单式教育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如何使其在独特的专业定位基础上凸显特色,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呢?

一、围绕学前教育职业与岗位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职业与岗位要求决定了课程设置内容要综合多样,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要注重养成该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岗位的工作规范和基本理论,要培养学生具有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教学内容、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和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要掌握钢琴、舞蹈、声乐、绘画、游戏及玩教具设计等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

课程设置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变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适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二、建立“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行全程滚动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穿插在三学年中。以北京汇佳职业学院为例,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三阶段穿行。第一阶段为新生刚入校时,进行为期一周的幼儿园见习,参观,讨论以完成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初步认识和对该行业情况的大概了解,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全年时间,与理论课相配合分次进行滚动实习,周期至少为9周,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进行实践活动,把理论、实践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第三阶段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为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同时做好毕业论文的写作调研工作,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收集有关信息资料,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撰写工作做好准备。

实现按岗位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进程,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无缝连接;打破教与学、教与做、学与做脱节的现象,实现教、学、做有机融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该专业必须具备的技能技巧,为毕业找工作提供砝码。滚动顶岗实习还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为学校老师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对考试改革进行积极试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即使在理论知识笔试中得满分并不意味着能很好处理幼儿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考核方式不应该仅限于传统笔试,理论知识的考试固然重要,若只有理论考试是不够的,还要增设岗位能力的考查。以幼儿舞蹈考试为例,传统的考试比较偏向于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或者有些考试就是考一个以前学过的一整套完整的舞蹈动作。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特点,要培养会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考核方式既要遵循传统的教育考试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考试的时代要求。考试方法不应只是理论层次的简单考核或者经验层面的具体操作,应该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考试模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根据不同课程、不同任课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必须在创新中发展。

四、推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学服务

围绕教学,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的统一,教学能促进科研的进行,科研又能反过来推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事适当的科学研究能培养教师将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以弥补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最新知识成果之间的知识断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的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当中,使所讲授的课程显得生动、具体、适度而富于吸引力,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讲授的教学质量。

以上四个环节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统一整体,四者是交叉循环不断上升的过程,课程体系是教学模式的基础,同时教学模式的选择也决定着考试改革方案的选取,实践教学模式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也为教学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教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又会反过来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模式改进。使整个教学进程在循环反复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赵莲英.能力培养是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不竭源泉.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报.2003.3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