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时间:2022-08-09 11:45:23

陶冶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摘 要】通过课堂上运用陶冶教育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朗诵课文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伴随着优美文章的词句,一下子融入到文章所描写的语境、意境中去,仿佛自己就处于那样的情境中,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敞开胸怀,尽情地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和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顺势而为,逐渐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中国文化,锤炼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 陶冶教育,阅读,潜移默化,培养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教育者自觉利用、创设和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情景与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感化和陶冶,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教育法是中小学阅读教学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是因为:其一,符合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我国南朝教育家颜之推所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拟之”。其二,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语文教学不应“灌输”,而应“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教育品德的滋养。其三,符合用脑科学。大脑左右两半球,左脑半球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又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当左右脑协同工作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的潜在力量,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创设和组织情景活动,既使少年儿童右脑兴奋,又能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使用左脑兴奋,左右脑的交替兴奋,协同工作符合用脑科学,发挥大脑的潜在功能。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描绘了北大荒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写景绚丽多姿,叙事妙趣横生,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本是可以使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壮丽,文字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明确了德育目标,人文素养,还应精心选择,创设合适的情景,开展多样有趣的活动,在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的熏陶教育,我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语言描绘,带入情境

如果说一堂精彩的课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则导入新课便是奏响第一个音符。这音符应当准确,悦耳,动听,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我的岛屿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我们已经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富饶的西沙群岛,鉴赏过南京长江大桥,领略了南京迷人的风光,也曾欣赏过祖国北方长城的雄姿,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但是有谁到过神奇的“北大荒”?这里良田万顷,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成为祖国的“北大仓”。现在就让我们乘飞机,坐火车,来到北大仓,尽情的享受吧!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幅幅画面,使学生的心与语文课贴近了,兴趣盎然地进入了语文情景。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景

课文五六节描写草塘美景,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草塘美景,变抽象文字为具体所感的画面,让学生边观赏草塘美景,便发挥想象思维,认识草塘美景的特征,理解作者的精妙描写,激起强烈的爱国情感。

草塘的特点是“大”而“美”。草塘无边无际,“鲜绿”、“翠绿”、“墨绿”、“欢笑着”、“翻滚着”,显示其静态美和动态美,学生读文赏画,在美好的意境中身心得到了陶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肯定会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产生共鸣“草塘真美啊!”

三、朗读复述,体味情景

课文七到十七节是叙事,写了三件事:逮狍子、抓野鸡和捉鱼。写出了北大荒的又一特点:物产丰富。这一段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流淌于字里行间的爱恋国土的自豪感和活泼轻松的生活情趣。接着可让学生复述,在复述中具体体味北大荒物产量是何等的丰富!通过朗读、复述,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有效的心弦为之振颤,爱国情感得以升华。

四、联想比较,欣赏情景

欣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受到了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熏陶。

比较法是欣赏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认识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遣词造句的精当,叙事描写的生动。在此,如何作比较来品味欣赏课文的佳妙之处:

(1)我对北大荒感情前后变化的对比。初见北大荒,觉得绝没意思,“腻了”。后见到草塘,为草塘之美而惊叹,最后面对清晰幽美的小河,竟连碰也不敢碰了,生怕破坏她的“美”了!由腻到恋,欲扬先抑,对北大大荒,对祖国的赞美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2)学生见到的、听到的美景与北大荒美景的比较。祖国疆域广袤,山川美丽,南国景色秀丽,北国风光壮美,而北大荒的风光是独特的,是祖国花园中的“独一个”。

五、组织活动,拓展情景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大师们教导我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阅读教学的一大法宝。教学本文之后,让学生广泛阅读描写赞美祖国名山大川的诗文,召开“我爱祖国山河美”的主题班会,或述或颂,或歌或舞,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既增长益智又陶情冶性。

语文教学中运用陶冶教育法,虽不露“教育”痕迹,却潜移默化,其影响一经形成,便会成为心理定势,成为受教育者深刻而持久的人格特征,这也正是当前新课所要体现的人文素养之所在。

上一篇: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