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上的污点

时间:2022-09-11 06:34:03

传统经济学上假设人是理性的,而事实上,人只可能是有限理性的。在经济行为中,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甚至包括公共社会的决策者及管理者,对利益的认识都可能是不全面、不长远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眼光就只局限于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人的整体利益,比如生态环境的污染。

河北正定县这一污染事件就足以证明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在利润是其唯一目标的资本面前,人的狭隘、近视往往就占据上风。这种狭隘与近视,导致的结果往往又是行为人对社会成本的无视,比如污染环境。而这显然已不是纯粹的环保意识、道德说教所能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种外部不经济性最直接的办法是把这种行为人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即由产生外部性影响的一方自己来承担消除影响的所有费用,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对此业界业已达成共识。一般来说,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管制和经济刺激。经济刺激方式包括市场刺激和非市场性刺激两大类。如现在计划对使用一次性袋子开始收费,就是这一思路上的制度创新。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制定环境法律法规,来规范调制这些行为。

而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无法可依,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相当完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2007年12月14日在亚洲环境执法论坛致辞中就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执法工作,已经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执法网络,形成了完善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机制。

有个成语 “屡禁不止”我们常常说,潜台词似乎就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无可奈何。而这么一说,也就表示自己已尽了力,非不为也,不能也,进而也就了无责任。如若真是如此,倒也罢了,人事要敬,也得畏天命。可问题是,屡禁不止是真禁还是假禁?是认真禁了,还只是做个形式?

否则,何以在政府部门拆掉变压器、拆了水泵,断水断电之后,没过两天,作坊又照干不误呢?难道这些“本小利薄”的小作坊又买了新变压器和水泵装上了不成?难道他们就不怕再次被拆除?是他们不惜血本,还是违法成本太低?或者猫和老鼠本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我们只能怀疑是监管与有关部门失灵了,至于为什么失灵,我们不得而知。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把遏制污染、修复生态提到了更高的位置。站在这一新的起点上,面对这些顽渍,我们满怀乐观,却又不无忧虑。

上一篇:豫公移山 第3期 下一篇:揭秘“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