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时间:2022-09-11 05:13:17

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世纪教师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创设情感共鸣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新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才能大胆去想象,把他们的设想说出来,发挥他们的天赋。”要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员,把“指令者”“传授者”“监督者”的地位改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支持者”,这样就要和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点我们都明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充沛的感情,温柔友善的态度,通情达理的语言,尊重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支持学生的新思路,这样就能营造一种共同活动的氛围,使学生有了话语想说出,有了想法敢争辩,有了疑虑想提问,有了发现敢提出。这样才能挖掘学生创新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鼓励,才能摩擦出创新意识的智慧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要让学生有创新的思维,就必须首先创设疑问的情境。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科学知识在学生面前重现的过程,把这些科学知识“告诉”学生是旧的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形式,而现在的教学过程是怎样让学生重现科学家发现这些知识的过程。因此,数学的重结果教学也转到了重过程性的学习上来。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初步的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要经过一个历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创设一种产生疑问的情境,创设一些思维的疑点,让学生由此追踪找到发现知识的途径。创设学生思维的最近、最佳发现区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适当增设层次,减少思维的坡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这种思维的习惯,即创新的思维能力。数学教材编排上注意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有旧知识的基础和新知识的疑点,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创设疑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创新发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常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划出有疑虑的地方。教学比例时,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课本中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能否说成时间是随着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呢?”以往学生从来不敢对教材产生怀疑,而当把产生怀疑的情境创设给学生时,他们就会有了创新的思维,大胆的设问。这样,学生会提出类似很多的问题,如果不是改革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就被扼杀了吗?

三、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推陈出新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一般情况下,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以旧出新的能力。例如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推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自编习题,发展创新能力。自编习题是技能技巧的运用,是自我评定的一种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我非常重视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实践,从看图编题、给式编题、按条件给问题的编题,发展到编一类题目。如“计算题测试”“应用题能力考”等,逐步加大难度。教师对学生的编题及时评价,对编得好的予以表扬和鼓励。

编题过程也是学生重新学习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的想象和创新,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培养了活动能力。

3.自主参与,操作实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堂中就要创设善于观察与积极动手操作的情境,在几何教学中,操作和动手尤为重要。让学生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日常的试题、应用题教学也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观察、思考。

4.搞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只局限在教学课堂,还可以延伸到活动课上。在活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例如,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设计一些图案。用立体图形的实物或学具拼摆,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教师创造性地挖掘、研究和使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创造性地教,就能够唤起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我们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责编 金 东】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下一篇: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