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第12期

时间:2022-09-11 03:39:11

法律 第12期

恶意欠薪法不容

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恶意欠薪案件,被告人黄某被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这一判决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赖”们敲响了法律警钟。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10月15日,黄某承包了位于驿城区风光路南段的3层自建楼,后带领50余名工人进行施工。截至2012年1月13日,黄某以借支工人工资名义先后从承包商处领取现金9.5万元。黄某拿到钱后,不仅没有支付工人劳动报酬,反而携款逃匿。工人讨薪无果,情绪激动。为维护社会稳定,驿城区老街办事处替黄某垫支工人工资96436元。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方找寻黄某下落。黄某到案后,监察大队责令其支付工人劳动报酬,但黄某仍拒不支付。法院在审理该案期间,黄某才最终退还拖欠的工人工资9.6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有能力支付而以逃匿的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拒不支付,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近年来,在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建筑行业和餐饮业,拖欠从业人员工资事件频发。为加大对恶意欠薪者的打击力度,去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专门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对于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王 鹏)

讨薪有妙招

支付令。支付令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督促程序,它仅适用于债权债务比较清楚的案件,请求给付的标的仅限于已到期并数额确定的金钱和有价证券。支付令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便捷、快速。一般来说,在申请人提出申请后,法院会在15日内向被申请人发出支付令,被申请人必须在15日内提出异议或者清偿债务,否则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将支付令制度引入欠薪案件中,赋予了劳动者快捷获得司法救济的途径。

先予执行。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审判决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产生活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财物等措施的制度。《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二)追索劳动报酬的;(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根据该条第2项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的同时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在案件审结前就能拿回自己的工资。

诉前保全。不少单位在经营不善时,往往会采取转移资产、变卖设备等方式以逃避法律责任。这样一来,即使劳动者胜诉,也会因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无法拿到工资。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根据该条规定,劳动者在前可向法院申请对欠薪单位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或冻结措施,以避免陷入打赢官司拿不到钱的境地。

(贾玉仙 李 锋)

上一篇:节能减排:基础管理亟待加强 下一篇:软件路由器的硬件加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