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 优化培智数学教学

时间:2022-09-11 03:33:07

实施分层教学 优化培智数学教学

摘 要:在一个培智班里,由于孩子们的智力受损的程度不同,可以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轻、中、重度三个层次。如果在每节培智数学课中学习同一教学内容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如果教师先根据的智力、能力、知识基础、心理倾向等方面的特点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多个层次,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拟订出每个层次的教学计划。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就可以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转差培优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课堂教学的关键则是能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形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我作为智障孩子的数学老师,如何教这些孩子学习数学?下面我来浅谈一下如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优化培智数学教学的。

一、实施分层教学是特殊教学的需要

1.分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需要

由于我的教育对象是一些残疾儿童。他们的特点是身心发育不够健全,感性认识不够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思维缓慢、迟钝、刻板;知识迁移困难。并且有的孩子还有多重障碍。对于这样的教育教学对象如何进行教学呢?教学原则上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的深度、广度为全体学生经努力能接受。但智障学生由于智力都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损伤,因此一个班的学生的智力参差不齐。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主导方向应该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区别对待。从而关注每个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难易、快慢、多少的把握要适合每个层次的学生,要满足轻度智障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重度智障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在培智数学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差异,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2.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来多年了。现在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智力残疾孩子在残疾孩子中占的比例较大。又加上每个智障孩子的智力、兴趣、情绪、意志以及认知能力等有所不同,特别是智力因素是数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素质的高低,而人的智力因素又包括先天智力因素和后天智力因素两部分,由于这些孩子先天的智力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所以后天的智力开发比先天智力更重要。当然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着力学习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必须针对不同学生重视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不放弃每个学生,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拟订出不同学生的教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自己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实施分层教学是转差培优的需要

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由于不同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都不同,教师要力争使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如同样是培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其中有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特别强,他可以迅速地口算出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如果还跟其他的学生一样来学习数数、读数、写数1~6和学习计算3以内的加法,那他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所学的数学知识就甚少了。为了满足他的学习需要,我就慢慢地教他学习乘法,认识乘法的意义,学习乘法口诀表。反之,对于重度智障生来说,书写数字就很困难,所以我就教他们数数和认识物体的高矮、长短、粗细、大小、多少等等,让他们初步建立这些概念。总之,分层教学可以使重度智障生的自卑感得到有效的缓解。而轻度智障学生获得了向极限挑战,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

特别是新担任一个培智班的数学教师时,首先要通过与学生及家长谈话、观察、摸底测试等途径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障碍程度、学习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多个层次:A层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B层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分组后各个学生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其发展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针对同一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以达到基础目标为主,以识记内容为重点。如对中等程度的设置较高的教学目标,让他们经过知识内化后有更好的效果。对优等层次的学生设置的目标比中等层次的学生要更高些,重点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目标的分层应体现鼓励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要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3.课堂提问要分层

在培智数学课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如抽轻度智障学生回答较难的问题,重度智障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能、补偿缺陷,让每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4.练习的要求分层

教师在设计练习,应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让差生在练习中得以提高,又要让有余力的学生吃饱。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完成不同程度的练习题,如我在教培智一年级的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时,A层的学生要会抽象地数出10以内的个数;能正确地读写1~10的数字;能掌握数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B层的学生能够看实物或图片数数;会读写1~10的数字。C层的学生能够数实物和图片的个数,会指认数字。在练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要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体现分层的弹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非智力因素的分层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意志等良好个性品质。如,在我任教的培智一年级,有个小朋友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他可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口算的速度非常快,但他爱发脾气,每次老师要求他做作业时,他嘴里都在说“我不做”,我针对他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鼓励的办法培养与激励他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当然,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一样,培养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不一拥摹W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6.对学生评价的分层

恰当的评价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智数学课上,我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如:我在教学生认数时,对于重度智障学生只要他(她)能够看图(实物)点数,我就夸(她)很乖。当中度智障生会正确地读、写数时,我会夸他(她)真能干!当轻度智障生会抽象地数数,会理解数的含义时,我会表扬×××真棒!总之,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表扬各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的情绪不断地高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分层要谨慎。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应多表扬、鼓励有自卑感的学生;多激励、引导有情绪障碍的学生。

2.每个层次的目标的定位要有弹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层次的学生,并根据学习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如果某学生能够达到低一级的目标后就可以把该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高一级的目标。

3.教师的观念要改变,不要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应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用多种方法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知识点,全面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间英.实施分层教学 落实因材施教[J].江西教育论丛,2007(4).

[2]云,严冬梅.浅谈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2(2).

[3]吴帮来.分层教学之我见[J].学知报,2010.

[4]陈思银.实施分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江苏教育报,2010.

[5]吴同善.目标-分层教学的研究绪论[J].教育艺术,2000(9).

上一篇:新课标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新思路 下一篇:运用控制变量法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