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长期全肠外营养在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1 03:28:18

生长抑素联合长期全肠外营养在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4-0097-02

【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长期全肠外营养(TPN)在胃肠道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29日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所致恶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TPN治疗)11例、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TPN治疗,共中奥典肽100μg皮下注射,3次/d,用药2周)1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率分别为83.33%、45.45%;排气比例分别为66.67%%、27.27%;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减少尤为显著;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治疗后其生存质量评分(KPS)分值88.98%的患者高于60分。结论: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常规TPN治疗时联合应用生长抑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生长抑素;恶性肠梗阻;胃肠道肿瘤

恶性肠梗阻(MBC)指的是原发或继发的恶性肿瘤广泛转移所致的肠梗阻,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大多已不具备手术指征。胃肠道肿瘤是MBO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梗阻部位较多,手术根治可能性小,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最终均导致患者死亡。MBO治疗的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如恶心、呕吐,尽可能经口进食,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1]。我科自2004年1月,长期全肠外营养(TPN)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胃肠道肿瘤所致MBO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人组标准:本组29例均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所致完全性肠梗阻的MBO患者。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气排便等症状;腹部平片均可见多处肠管扩张,少数可见阶梯状、宽大液平,全部患者均无手术治疗指征。全部患者既往均有手术史,其中25例患者既往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史,另4例患者既往手术探查因肿瘤广泛转移,仅取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

1.2 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2-53岁,平均44.07岁。胃癌6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10例;25例为肿瘤术后局部和或远处复发,4例患者为手术探查

发现原发肿瘤无法切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阻部位及原因(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肠梗阻的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维持血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TPN治疗以及应用抗炎及其他支持对症治疗。两组患者经颈静脉、锁骨下静脉等中心静脉置管或PICC管行长期肠外营养治疗(TPN方案参考姜军等2方法施行),治疗组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曲肽100ug,皮下注射,3次/d,用药2周)。

1.4 临床疗效评定:临床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停止排气排便等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的变化,血糖、电解质及酸碱平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两组之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完全缓解者10例,部分缓解者5例,缓解率为83.33%(15/18)。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缓解率为45.45%(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生存质量评分:根据生存质量评分(KPS)标准[3],积分变化见表2。

2.3 胃肠减压量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减压量的变化:对照组治疗前后胃肠减压量分别为(926±34)ml/d、(540±18)ml/d;治疗组治疗前后胃肠减压量分别为(968±68)ml/d、(246±22)ml/d。治疗前后,两组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血糖、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变:MBO患者大多营养水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较常见。同时,因为摄入量不足,血糖也多不稳定。本组29例患者治疗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均得到纠正,血糖也稳定在正常水平。

3 讨论

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并发MBO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胃肠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并发MBO的原发肿瘤之一。恶性肿瘤并发MBO可引起肠道局部乃至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肠道的分泌-吸收平衡的失代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MBO形成的“分泌-扩张-再分泌”的恶性循环、水、电解质大量从肠道丢失[3]。梗阻肠段的“扩张-分泌-运动”导致临床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临床症状[4]。肠避的长期高压势必造成血运障碍,诱发水肿、坏死乃至穿孔。治疗上阻断该病理过程的某些环节,极有可能缓解肠梗临床症状。

MBO患者因腹痛、腹胀明显,恶心呕吐导致摄入量极其不足,绝大多数MBO患者表现营养不良,TPN治疗MBO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期,但是也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TPN治疗可以纠正缓解MBO患者的营养不良。由于TPN可以发生很多并发症,也有可能促使肿瘤生长,MBO患者的TPN的使用与否应该仔细的考虑,方可实行,常规的应用TPN的方法应该禁止,TPN仅能在某些患者中使用[5]。年轻、肿瘤生长缓慢,没有重要脏器转移,KPS评分>50分是选择行TPN患者的可行标准。

肠道的“分泌-扩张-分泌”是MBO的重要病理改变,因此抗分泌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生长抑素可以通过抑制多种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减少胃肠液的分泌,减缓胃肠道的运动,减少胆汁分泌,增加水电解质的吸收而维护胃肠道功能[6]。MBO的“扩张-分泌-扩张”的恶性循环若无法得到纠正将导致肠道的完全梗阻,而生长抑素能够部分程度地减轻肠管的高压状态,从而减轻肠道梗阻。有研究认为生长抑素在无法手术的MBO患者中存在治疗作用[7]。生长抑素通过减少分泌和扩张,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恶心等临床症状。而且,生长抑素有助于MBO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本组患者中,生长抑素联合TPN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率为83.33%,较TPN单独治疗组的45.45%明显提高;TPN联合治疗组患者KPS分值升高明显,16例患者KPS分值达到或超过60分;TPN联合治疗组患者胃肠引流量由(968±68)ml/d减少为(246±22)ml/d,较单独TPN组减少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MBO是常见但是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之一[8]。生长抑素联合TPN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胃肠道肿瘤并发的MBO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临床上不能手术或放化疗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的MBO,有极好的近期疗效,能极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Ripamont CI.Easson AM,Gerdes H.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J].Eur J Cancer,2008,44(8):1105-1115

[2] 姜军,江志伟,倪小冬,等.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2,9(3):158-160

[3] Chernov MF,Nakaya K.lzawa M,et al Outcome after radiosurgery for brain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ow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 scores[J].Int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7,67(5):1492-1498

[4] Ripamonti C,Bruera E.Palliative 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J].Int J Gynecol Cancer,2002,12(2):135-143

[5] Hoda D,Jatoi A,Burnes J,et al.Shoul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incurable cancers ever be sent home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J]?Cancer,2005,103(4):863-868

[6] Gong AY,Tietz PS,Muff MA,et al.Somatostatin stimulates ductalbile absorptionandinhibits ductal bile secretion in mice via SSTR2 on cholangiocytes[J].Am J Call Physiol,2003,284(5):1205-1214

[7] Mercadants S Casuccio A Mangione S Medical treatment for imperable m 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a qual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J].J Pain Symptom Manage.2007,33(2):217-223

[8] Krouse RS,MeCahill LE,Easson AM,et al.When the sun can set on an unoperated bowel obstruction;Management of m 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J].J Am Coll Surg,2002,195(1):117-128

作者单位:422800 湖南省邵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上一篇:浅谈18例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体... 下一篇:单用依贝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