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

时间:2022-09-11 02:05:03

以生为本 自主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经济以及文化的不断发展,课堂教改已经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来进行课堂设计,将教改于课堂中实施,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创新精神以及意识、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117-02

很多学生都觉得物理很难学,其难度就在于能否正确地对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探究,在于学生能否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找出相应的物理规律与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物理课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学生的思维、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尊重所有学生的价值与尊严,并能够赏识每位学生。在课堂中,应创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课堂的氛围要通过几个成绩好的学生来呼应,或者通过教师在讲台上的精彩启发引导来营造氛围,它的重点在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充当着点拨者和引路人的角色,真正想办法、动脑筋的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积极主动的通常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表现被动的学生的成绩则要稍差,怎样将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则需要教师真诚地对待与尊重他们。

在笔者任教初三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所以对自己失去信心。在一次物理复习课当中,讲到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笔者拿出几个鸡蛋要学生判断其生熟的时候,他盯着我,显示出一种很想发言的神情,而这时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但他却始终没有勇气举手。于是,笔者将他请上讲台,结果他首先说出了一种手摇的判断方法,我问:是靠手感还是听?于是这个学生实验了一下,说是依靠手感受的,随后他还讲出了另一种方法,即将鸡蛋放在桌面上进行旋转,转速快的为熟蛋,接着又做了相关实验,其结果很准确。接着,笔者又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熟蛋比生蛋转得快?”教室一下子变得很安静,学生们一时都答不上来,这次这个同学却首先将手举起来,再次解答了这一问题。他分析的依据是熟蛋是实心,在施加外力使其转动之后,由于惯性使其整个都继续转动,而生蛋是由液体与固体组成,当蛋壳受外力转动因素的影响,里面的蛋黄与蛋清是静止的,因此就转得慢。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当中获取了知识,这也使得学生们坚信,在物理课堂之上可以大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即使错了,教师也会等他们把话讲完,同学们也会投来鼓励的目光。

二、教学内容思维性的恰当确定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思维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所选的例题,应当是既能使学生感兴趣又具备较高的思维价值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例如,在进行初二的并、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笔者利用学生已知的串联电路的相关原理知识,对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个电路之中,有一个开关、一个电源以及两个灯泡,两个灯泡是串联的,当开关断开的时候,两个灯泡都发光,但是开关闭合之后,一个灯泡发光,一个灯泡熄灭,这一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请画出电路图。”由于受到已知知识的干扰,把学生置于矛盾当中,因此笔者要学生打破开关只能和电器串联这一思维定势,通过这个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得他们充分挖掘了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三、课堂讨论模式的适当运用

课堂讨论模式的适当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其最终取得的效果差异会很大。

例如,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喷气式的飞机在飞过天空的时候为什么会有一道白雾留下?”对此,教师采取了点拨方式,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思考和分析。有一个同学在进行思考之后,说道,应当是先见到黑雾,因为其会喷出黑色的固体小颗粒,也即炭粒,之后才见到白雾。水蒸汽遇冷时,在小颗粒表面凝结成为小水滴,最后消失,因为其在下降的过程当中被蒸发了。这时笔者适时地进行点拨,最后白雾消失,这里面有什么物理方面的知识?很多同学说:扩散。讨论至此并未结束,其中一个同学认为,我们看到的白色物体并不是雾,而笔者接着问,不是雾那是什么呢?以喷出的炭粒当做凝结核,大家都认同这一观点,水蒸汽于炭粒的表面凝结为水珠,大家也认同,那么什么是雾呢?同学们讲的雾是由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此时,那怀有否定意见的学生也是恍然大悟。通过这种讨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所学过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另外,那些原本对概念模糊的学生也发觉了自身错误的所在,使其在讨论当中学会思考,进而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再次,学生是讨论的主体,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还是学生间交换意见和发表个人的见解的有效途径,其不但有利于取长补短和集思广益,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和他人配合,尊重他人以及集体的活动能力。

四、将期望、激励的心理效应运用好

如今的中学生都比较开放,他们的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并且乐于去接受各种不同信息,好参与、好奇心强以及好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渴望受重视、受关注以及被他人认同是他们的共性,但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还肩负着家人的期望,升学的压力等。然而,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工作,应当是不断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将激励和期望的心理效应运用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面对差生的时候,应更加具有耐心与热情,笔者总对他们说:“我不认为你们就是差生,只是学习没有找到正确方法而已。例如,解题的时候多细心一点,平时多勤奋一点,你们也会拥有这份能力与灵气的。”

教学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在新的时展条件下,面对新的要求,要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知识、方法以及品格都得到明显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丰.如何提高初中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

[2]何胜涛.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08,(18).

上一篇:浅议高中物理中的微元、累积法 下一篇:对物理教学有效提问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