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频治疗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时间:2022-09-11 01:25:02

极高频治疗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00例化疗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0例行极高频照射(治疗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6岁。其中胃癌5例,肺癌20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2例,食管癌10例,恶性淋巴瘤2例,原发性肝癌5例,肾癌1例。另50例服用地榆升白片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5.5岁。其中肺癌20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恶性淋巴瘤3例,原发性肝癌2例,盆腔转移癌3例,乙状结肠癌11例,阑尾腺癌1例。

方法:治疗组在化疗前1周左右及化疗同时,用波长7.1mm的Q波段极高频,进行穴位照射。取血海和膈俞两穴位,每穴位照射30分钟,每天2次,持续照射到化疗结束。治疗期间每周查血象1~2次。对照组应用地榆升白片0.2g,3次/日,整个治疗过程中连续服用。

结 果

本文治疗组50例中,12例在整个化疗期间外周血中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顺利完成了2~3周期化疗计划;有18例化疗期间白细胞曾下降到正常值以下,最低值为1.9×109/L,仅靠照射极高频在3~14天血象恢复正常,不影响化疗计划;只有8例白细胞下降,照射极高频无效。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与对照组的比较,对照组中白细胞均数较治疗组低。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

本文12例肿瘤化疗患者在治疗前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最低值1.5×109/L,未用其他药物治疗,经极高频照射后3~10天恢复正常,开始了化疗。经极高频照射后白细胞均数明显提高与照射前作自身对照,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极高频有提高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结果见表2。

表2 白细胞降低患者极高频照射后升高的程度

注:均与照射前比较,**P<0.01本研究后来又做了另一组78例,7天恢复正常27例,10天恢复正常45例,14天恢复正常57例。Q波段极高频两组共治疗103例,回升白细胞总有效率为75.7%(78/103)。

讨 论

现主要根据一下学术观点,开展了这项临床研究:①前苏联Sevastyanova等曾采用波长7.1mm,功率密度2.5mW/cm2的极高频。照射小白鼠1小时,发现极高频有促进骨髓细胞增值的作用。我国沈世人等用3mW/cm2极高频照射小白鼠骨髓悬液60分钟,可见骨髓CFU-C生成量增加。小白鼠3GY 60Coγ射线照射小白鼠骨髓细胞损伤,极高频治疗有使之减轻的作用;②根据经络学原理,针灸血海、膈俞两穴可促进外周血白细胞增殖。通过极高频在该穴位局部产生的共振作用刺激穴位产生生物效应;③从解剖学角度看,血海穴位位于股骨的骨骺端是成人重要的造血场所;④该极高频对人体无明显的损伤作用。

本临床研究表明该极高频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减轻肿瘤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程度,总有效率为75.7%(78/103),与地榆升白的疗效相类似。只是在照射穴位、照射时间及药物配合治疗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鹞.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及其医学应用[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2 黄文洲.特超声治疗仪的发明构思[J].世界医疗器械,2005,11(2):61-63.

3 骆云鹏.特定电磁波谱生物效应研究――遗传效应研究[J].重庆市硅酸盐研究所会刊,1980:20-22.

4 贺新怀.中医药物免疫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情况

上一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蛋白(α)与PLT及TG水平相关... 下一篇: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