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11 01:01:54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本院外科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每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总天数和镇痛泵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组,与小切口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和医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方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37-02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症,随着年龄增长,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常需要行胆囊切除手术[1]。胆囊切除术主要应用于胆囊结石、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的治疗[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面大、伤口愈合缓慢、并发症多、患者较为痛苦等缺点,已逐渐被新型微创手术取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MC)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面小、伤口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特点[3]。本研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本院外科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结石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及小切口手术组,每组56例。腹腔镜手术组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8±7.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36±0.61)年,其中单发结石33例,多发结石23例,结石最大直径2.9 cm,最小为泥沙型;小切口手术组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7.1±7.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90±0.65)年,其中单发结石36例,多发结石20例,结石最大直径2.8 cm,最小为泥沙型。两组患者均排除胆管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等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腹腔镜手术组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患者脐缘处作切口,经切口穿入气腹针,应用CO2制备人工气腹,控制腹腔内压在10~13 mmHg。放入腹腔镜,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 cm做一切口,置入抓取钳;于腋前线肋缘下2 cm做一切口,置放入冲吸器;于剑突下2~4 cm偏右处做一切口,置入电凝钩。探查患者胆囊三角区,确定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分布情况。解剖胆囊三角区,分离粘连,显露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置钛夹或生物夹夹闭并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注意操作避免损伤胆总管。术中根据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是否清晰和周围炎症程度来决定采用顺行、逆行或顺逆结合方法切除胆囊。清理胆囊床,电凝止血,取出胆囊,消尽气腹。

1.2.2 小切口手术组 除部分肥胖、肝脏位置高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外,其他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经右上腹直肌正中切口,长约3.5~5 cm。进腹后,分离粘连,放置S形拉钩,用血管钳轻提胆囊底和颈部,充分显露胆囊三角区,确定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分布情况。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注意胆囊管距胆总管0.5 cm处切断并结扎。清理胆囊床,电凝止血,查看出血和胆漏等情况,给予及时处理。根据胆囊床和周围组织情况决定是否腹腔引流。清点物品,关闭腹腔。

1.3 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天数、使用镇痛泵率和并发症率等,观察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不同组别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中2例患者因腹膜粘连导致胆囊三角区显示不清晰而转为开腹手术,中转率为3.6%。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总天数以及镇痛泵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小切口手术组,与小切口手术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主要是胆漏和皮下气肿,小切口手术组的并发症主要是切口感染。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除。见表2。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外科常见手术,包括传统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大、伤口愈合慢、易导致并发症等缺点,患者较为痛苦、术后恢复缓慢,已不适应现代外科手术要求,正慢慢被淘汰。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愈来愈被重视和广泛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范围广、腹腔脏器刺激小、创伤小、无须开腹、患者痛苦少、身体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对手术设备和术者手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无特殊手术器械要求,术者在直视下操作,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但是手术视野范围狭窄,和腹腔镜手术相比切口大,身体恢复相对较慢。

本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小切口手术组,且切口更加微小美观,易被患者接受。患者痛感小,镇痛泵使用率亦显著低于小切口手术组,出院时仅16.1%患者有痛感。小切口手术组切口大于腹腔镜手术组,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牵拉切口,对腹壁产生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较晚,镇痛泵使用率亦较高,患者出院时35.7%有痛感;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小切口手术组,主要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胃肠道刺激较小,小切口手术组术中对胃肠干扰较大,可能产生一定的损伤。

以往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主要包括CO2气腹、胆道损伤、胆道结石残留、胆瘘等[5,6]。本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切口手术组,与文献结果一致,主要表现在皮下气肿和胆漏,与CO2气腹和胆道损伤有关。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主要是切口感染,无胆管损伤,但在术中因牵拉和压迫易导致切口脂肪液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均属于微创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和疼痛感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广,无需建立CO2气腹,适用于不适宜气腹和全身麻醉的患者,如老年和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7]。因此,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既能有效去除病灶,又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 腹部外科手术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00-1101.

[2] 何芳,张光全,廖忠,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5):325-326.

[3] 赖才广.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外医疗,2012,(20):17-18.

[4] 黄克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微创医学,2009,4(6):662-663.

[5] 余武林,姚红岗,刘文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4):49-50.

[6] 李毅,张伟,田银生,等.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16例临床体会[J]. 中围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1056.

[7] 梁中骁,罗建强,黄顺荣,等. 老年人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对比[J]. 广西医学,2003,25(3):342-344.

(收稿日期:2013-05-13)

上一篇:金茂雪山语 禅意纳西 下一篇: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