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投诉原因及管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11 12:52:14

门诊投诉原因及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观念,重视门诊投诉,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对门诊办公室的投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投诉的原因,探讨合理的管理措施。研究发现,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以及沟通上,主要的处理路径为科室协商以及门诊办公室的解释争取获得患者的理解并化解纠纷;医院的有关管理方面,则采用公示投诉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等,对门诊进行严格管理,促进宣传渠道以及强化门诊服务质量,尽可能的降低门诊投诉。

关键词:门诊管理;投诉原因;合理的管理措施

医疗投诉是患者在进行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在医院接受的服务感到不满意到有关部门反映的一种行为[1]。门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医院的声誉以及品牌起到直接的影响。对于不同群体以及文化程度存在差异的患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中,帮助患者完成挂号以及诊查、取药与收费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困难性,通常会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问题而遭采用合理的投诉管理方式,便于降低不同的医疗纠纷投诉发生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到医疗投诉。本次研究通过浅析门诊医疗投诉的原因以及特点,探讨合理的防范对策,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集的是本院在近啄曛忻耪锇旃室198例投诉资料,全部通过门诊办公室人员接待并且进行记录。分析投诉内容,主要有被投诉的部门以及人员、投诉的原因等。

2 分析投诉原因

2.1根据投诉的类型划分 对于本次进行研究分析的198例投诉资料进行分类,主要有:服务与沟通100例,占总数的50.50%;医疗质量问题40例,占总例数的20.2%;停诊与劳动纪律问题19例,占总数的9.6%;其他投诉问题39例,占总数的19.7%。由此可见,本次分析中有关医疗服务沟通以及态度等问题较多,占总投诉例数的50.50%,其次为医疗质量问题,占总数的20.2%。

2.2依照被投诉人员划分 本次投诉分析中,医生的投诉99例,占总例数的50%;护士被投诉的35例,占总数的17.68%;医技被投诉40例,占总例数的20.2%;其他24例,占总数12.12%。根据以上分析发现,医生被投诉次数较多,占总数的50%,可能原因为医生与病患直接接触过程中其言行对于病患的影响大,针对医生服务态度与医疗行为、用药以及检查等方面容易引起病患的不满,从而导致患者投诉。此外,医技以及护士被投诉的次数也较多。

2.3针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 门诊根据投诉的问题,通常使用的处理方法为:门诊办公室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化解所产生的纠纷;与有关科室进行协商,取得病患的谅解,解决纠纷;移交有关上级部门进行裁定后,根据规定处理等。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通过门诊与办公室解释的有105例,占53.03%;采用与科室协商方式的60例,占总数的30.30%;移交给上级部门进行裁决的有33例,占16.67%。根据以上分析发现,门诊通过办公室解释处理纠纷的比例较大,占53.03%,表现出办公室沟通对于投诉路径的重要程度。

2.4依据工作岗位的强度划分 被投诉人员所在的工作岗位分析发现,接待数量超过60人次/h,的岗位,其被投诉的例数为69例,占总数的34.85%;接待数量超过40人次/h,被投诉的例数有60例,占30.30%;接待数量超过20人次/h,被投诉例数为40例,占20.2%;接待数量超过10人次/h,投诉例数为20例,占10.1%;接待数量低于5人次/h,投诉为9例,占4.55%。由此可见,接触病患多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工作岗位其投诉数量也是最多的。分析可能原因为接待员由于每天都要接触以及安排较多的患者,工作量大,导致接待人员十分疲劳以至于使工作质量降低,在临床治疗时也极为容易出错,进而引起患者投诉。

3 合理的应对投诉管理方法

针对医院门诊收到的各种投诉,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便于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体措施如下:

3.1进行源头管理,以减少投诉 在医院行窗口轮班制度以及柜台服务系统。患者关于窗口投诉的问题中,存在排队时间长的情况,特别是在医院高峰期,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门诊窗口开始窗口轮班制度,以便于提供不间断的服务降低排队时间长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建立各楼层办卡以及挂号、收费功能齐全的通柜窗口,便于病患能够在门诊各层完成办卡、挂号以及收费等。

3.1.1对于停诊进行严格的管理 建立新的各级医生出诊量指标与单元,提出医生个人门诊专项月绩效和制度,促进各级医生能够添加门诊单元增加诊治人数。实现科室的出诊与停诊与科室绩效考核相关联,尽可能的激励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增添门诊号原量。

3.1.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强化医院职业道德建设,落实“改善服务态度增加与病患的沟通”,促进医院医务人员建立以病患为核心的服务态度,把人性化服务始终贯穿整个医疗过程,同时关注与病患的交流,提升服务质量。

3.2对投诉问题分类分级解决 公开投诉方法以及路径,医院需要建立专门对医疗纠纷以及投诉问题的解决部门,同时配置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对于投诉的问题尽可能的简化尽快处理[2-3]。在门诊接到投诉后,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尽快介入、积极解决,最大限度的将投诉负面影响降低,提升医院的管理与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医疗关系。

3.2.1针对无效投诉的问题 有些患者会由于不了解医院的具体政策而产生不必要的投诉,对此接待的工作人员需要耐心的为患者进行解释,争取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时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处理问题;此外,针对无理取闹的患者,则需要在维护双方权益,按照法规规定,告诉患者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解决,打消患者采取医闹等想法。

3.2.2对于有效的投诉问题 建立完善投诉流程,做到全程记录。投诉部门需要耐心的听患者投诉的内容与要求,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需要尽快的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将情况核实后,积极解决并把结果反馈给病患;若是出现较为复杂或者是牵扯到诸多科室的问题,需要与科室进行协调,争取在7 d内将问题解决,并将情况反馈与投诉者。

3.2.3分级处理原则 将投诉问题依照其责任认定的复杂情况划分成轻、中、重等三个级别。根据客观求实及早调整反馈的原则,建立不同的处理时间与反馈方法。针对医师不按时出诊以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问题,尽可能的进行现场解决;而针对化验结果丢失等,由于医院责任造成患者就诊受到影响的中级投诉问题,需要在问题出现的就诊部门中,在24 h内解决并将结果反馈与患者;对于门诊医疗诊断的问题则应该在经过专家讨论责任归属将其纳入重级别投诉后,尽量在7 d内将解决情况反馈给患者。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观念,重视门诊投诉,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采用合理的投诉管理方式,便于降低不同的医疗纠纷投诉发生率,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君,王燕森,陈富强,等.门诊投诉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J].中国医院,2014,8(5):48-49.

[2]甘炜炜.门诊投诉原因分析及管理措施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 10(16):249-249.

[3]蒋官敏.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1(8):26-27.

上一篇:作文的“质”与“形”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