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方法探究

时间:2022-09-11 10:39:33

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方法探究

【摘 要】由于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具有保证物资供应、加速物资流动、控制物资消耗等优点,在我国电力企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从目前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应用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

一、细化需求计划管理

物资计划工作是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和龙头,其全过程工作流程涉及物资计划的编制、申报、审批和执行等要素,为了保证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关键在于对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基础工作的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施。首先,提高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各部门或项目单位需按照规定流程,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的内部初步审核,特别注重规格数量、交货时间、技术参数等计划要素的审查,以保证计划编制的准确、规范,并通过ERP系统报送与流转。其次,保证计划报送的严肃性。统筹兼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和设备生产周期,合理安排全年招标项目,重点做好年度招标计划、批次招标计划的报送工作。再次,强化计划执行的高效性。作为电力物资管理部门也要加强物资需求计划执行的监督、考核管理,确保计划执行的刚性约束,提高物资采购、签约、履约等后续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保障电力建设物资供应的持续性。

二、严格物资供应商管理

首先,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构建由供应商资质评价、绩效评估、分类分级管理等因子构成的供应商评估机制,按战略供应商、优选供应商、一般供应商和预控供应商等级别进行分类性和个性化管理,并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其次,严格控制供应商质量。通过供应商是否通过相关的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供应商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供应商是否已具备检验和测试所购物资原材料的方法和步骤,供应商在质量方面采取什么样的统计管理和控制方法等指标来严格的筛选供应商,保证物资供应商的整体质量。

三、健全设备监造管理

首先,健全质量监督体系,落实管控责任。转变设备质量管控模式,建立安监、生产、基建、营销、物资等专业齐抓共管的设备质量监督体系。其次,加强设备监造抽检,优化全程管控。加强关键设备监造管理,加大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实现监造、抽检结果与其他业务联动。建立质量风险预测机制,健全动态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监造及抽检数据分析,提高风险预控能力,变被动应对为提前预测、主动管控。

四、优化采购管理

首先,完善集中规模招标运作机制,形成全程主导管控、相关单位深度参与,上下协同、各司其职的工作模式。其次,建立寻源-采购的“两段式”采购管理模式,实现由单一的战术采购转向为战术采购与战略采购的相融合。再次,引入及时化采购(JIT)、快速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等多种采购方法,探索战略采购、框架采购、协议采购等多种模式。最后,基于设备的价值和重要程度、市场集中度、技术含量等因素,优化物资分类模型,对不同类别的物资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

五、整合仓储管理

首先,整合现有仓储资源,建立现代仓储网络。对现有仓储网络进行整合,统一仓库设施标准,构建与“大物资、大物流”体系变革相配套的仓储网络。引入条形码、射频识别、移动终端等现代物流技术,实现仓库作业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其次,利用社会仓储资源,建立联盟仓储网络。建立“虚拟”和“实体”仓库相配合,供应商和自有资源相协同的库存物资共享调配机制,引入寄售、物资超市、联合储备、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储备模式,建立联盟化仓储网络。

六、完善配送管理

首先,设立物流配送调控中心。优化物流配送调控管理系统,引入配送作业智能终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高效、可视的配送作业管理。其次,构建统一配送管理体系。结合仓储网络布局,建设快捷、高效的配送网络,增强物流服务中心的配送能力,最大限度地及时满足基层物资需求。再次,实行分类配送管理模式。基建类和生产运行类物资根据物资分类采用一次配送和二次配送相结合的模式;办公用品采用一次配送方式,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到使用现场或终端库。最后,实现多元配送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多种配送方式,实现第三方配送、自有资源、供应商配送等多种资源的有效衔接,建立多元化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文章结合笔者认识提出了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相关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涉及诸多环节内容,加上电力物资种类的多样化,还需结合电力物资实情,从制度、人员、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韩旭,王晶.电力物资的集约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10)

[2]应鸿.配电网物资集约化管理模式探讨[J].浙江电力.2011,30(4)

上一篇:浅谈以“班组管理法”推进基层工会工作 下一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