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系统的建构

时间:2022-09-11 09:40:04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系统的建构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对高职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不过,由于长期以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兴趣培养,各院校同类专业特色优势并不明显,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从而加剧市场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为切实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高校必须推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实践性教学是指实践、实验、实训、实习等与传统意义上的所谓“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实践性教学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国外,实践教学也被称为模拟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三个主要特征:

1.职业性特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在职业素质方面,而且在智能结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应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要求,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规格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在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

2.技术应用性特征。高职教育既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能教育,也不是基于学科的高等教育。因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重视实践的教学体系,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地域性特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首先是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而形成,是职业教育延伸的结果。因此,其内涵的变化和扩展,也必然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现代化的需求和变化,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技术水平,反映地方性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管理实际,同时还要兼具前瞻性。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及职业性,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提出了根本性的指导思想。《若干意见》明确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人才的使命,并进一步提出高职教育应教育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使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达到80%以上。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是企业的普通员工、基层管理人员,其要求的概念能力是较低的,同时,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是“必需、够用”,不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完善工商管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生具有“坚实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据此,文章构建了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一所示。

1.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相结合。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是从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出发所作的能力结构划分,通用职业能力指员工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如外语、计算机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搜寻、组织能力等等。专业岗位能力是指员工在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要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也要培养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

2.“实验教学、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一体化。实验教学、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同时也是相互关联和相通的,各自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不同的任务。实验是为具体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激发创新思维。实验以校内的实验室为基础。专业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含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是综合实训,通过模拟项目、案例教学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实训基地应以校内为主,这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的。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性的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实践环节,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高职工商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项目如表一所示。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条件和保障条件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高校实践教学不是无关紧要,更不是可有可无。要搞好实践教学,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深入领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紧迫性的认识;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搞好。

二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或者教学计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或者其他指导实践教学的资料。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三是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让重视实践教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把重视实践教学的措施落实到实处。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双证型”的工商企业基层管理人才必须先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即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聘请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四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形成有力保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工作是高职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学校资源状况和专业特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可考虑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种主要形式。

1.校内基地的建设。应以技能实训为重点,以模拟仿真(真实的环境,真实的岗位、真实的人员)为原则,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掌握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变成专业基本技能的基本过程和能力,使学校毕业生具有零距离上岗优势。具体操作上,针对管理类专业特点,可以考虑建立企业经营实训室、商务仿真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等,并配以相应的实训设备,以达到模拟仿真的效果。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建立良好的校企 “双赢” 合作机制,是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需要学校各系部紧密依托当地行业协会和专业对口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照互惠互利原则,通过合作、开展科技成果推广、生产和社会服务等手段来实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把建设一大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逐步把学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实现以考促学。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忽视实践教学管控的现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实践教学置于有效的管控之下。这既是对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一种纠正,也是遵循教育规律,贯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还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个机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理论教学评价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理论教学效果评价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关系,也应该体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独特的特点,反映实践教学评价的一般规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成绩考核构成如表二所示。

四、结语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须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

上一篇:平面设计风格演变及改革 下一篇:灾难天气给农业气象工作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