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1 05:48:06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摘要】继发性癫痫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病程中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特别是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对患者的病程进展和预后存在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脑卒中与癫痫,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分析

本院近3年来共收治脑卒中患者600例,其中出现继发性癫痫者40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发生脑卒中后癫痫40例,发病率为6.9%。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8~83岁,早发型28例,迟发型12例,继发癫痫的40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分类法[2],并除外其他致痫原因。

1.2方法

1.2.1全部病例的分析指标数据通过病历回顾及随访采集,随访方式为电话、书信或门诊,随防时间为卒中后至2年。笔者对本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时间、类型,卒中类型,癫痫与病灶部位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2.2治疗与预后早发型28例中20例仅发作1~2次,仅临时予安定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即控制症状,未再出现癫痫发作;8例患者予抗癫痫药物治疗2~6个月,停药后未再复发。迟发型12例中5例予安定及鲁米那处理后未再复发,其余7例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

2结果

2.1继发癫痫发作类型与脑卒中性质全身性发作32例中脑出血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13例。部分发作8例,其中脑出血4例,脑梗死4例。

2.2癫痫发作类型40例患者全身发作32例,部分发作8例。其中2周内(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20例,部分发作8例;12例2周后(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3例,全身发作9例。

2.3癫痫与病灶部位的关系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共17例,其中脑叶15例(颞叶8例,额叶4例,顶叶2例,顶枕叶2例,颞顶叶1例),基底节1例,外囊1例;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共23例,其中脑叶20例(颞叶11例,顶叶2例,额叶5例,顶额叶1例,顶枕叶1例),基底节3例,本组病例未发现丘脑及小脑出血或梗塞患者出现痫性发作。

3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又称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epilepsy),是指脑卒中前无癫痫病史,在脑卒中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癫痫发作并排除了脑干病变所致的去大脑强直及其他原因如脑肿瘤、颅内感染和肝、肾、肺性脑病及代谢中毒性脑病所致的癫痫发作,一般脑电监测到的痫性放电与脑卒中部位具有一致性。脑卒中2周内发生的癫痫,称早发型癫痫;2周后发生的癫痫称迟发型癫痫。本组资料显示:脑卒中继发癫痫早发型多于迟发型。以全身发作占多数,以皮层病灶为主,并以脑叶居多。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早发型癫痫发生机制可能为:①脑梗死时脑组织缺血缺氧,致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引起细胞膜稳定性破坏,出现过度去极化。②脑出血可激发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脑血管痉挛,使同侧或对侧的脑血流量降低,导致缺血、缺氧而引起癫痫发作。③中风后应激反应,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以及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破坏等导致大量兴奋毒性神经递质释放,大脑皮质、海马的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增高,癫痫发作阈值降低,易引起癫痫发作。

迟发癫痫发作机制:①中风后逐渐发生的神经细胞变性及病灶周围胶质细胞增生,疤痕形成、脑组织萎缩、粘连、移位牵拉等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②中风囊的机械刺激[3]。

目前缺乏卒中后是否需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或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证据,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的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脑卒中2~3个月后再发的癫痫,可以按癫痫的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绝大多数癫痫发作用单一常规剂量药物治疗能得到理想控制,卒中后发生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控制,否则会发生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缺氧加重使脑水肿加重、原发病恶化等。凡有皮质及皮质下病灶的患者均应警惕癫痫发作。卒中早期如果为血管痉挛、颅内高压等引起的癫痫,在急性期过后,这些因素逐渐消除,抗癫痫药物维持半年至1年后可渐停用;如果是由于卒中病灶囊腔等机械刺激引起卒中迟发型癫痫,由于这些因素很难消除,应该予以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积极对脑血管疾病进行一级、二级预防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是预防脑卒中后癫痫最有效的措施(2010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1.

[2]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6,19(4):256.

[3]杨德功.罗伟编译.卒中与癫痫.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5(3):167.

上一篇:肠道病毒感染30例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观察 下一篇: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