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分型治

时间:2022-09-11 05:10:40

过敏性鼻炎是指由于人体对某些变应原(如虫蠕、花粉、化学粉尘、有害气体等)敏感性增高、临床上出现以鼻黏膜病变(如流涕、打喷嚏等)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祖国医学认为其属“鼻鼽”范畴,可根据下述辨证论治。笔者认为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独到疗效,而且没有嗜睡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其用药方法如下。

肺气虚弱型变应性鼻炎

该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鼻孔特别痒、打喷嚏、流大量清涕(或鼻塞);每当遇风遇冷时就容易发作,反复不愈;平时有怕风怕冷倾向,并容易患感冒;另外可见疲倦懒言、气短声微,或有自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该型变应性鼻炎应坚持温补肺脏、祛散风寒的原则,可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其药方组成:人参、黄芪各15克,白术、防风、辛夷花、苍耳子各10克,细辛3克,甘草6克。将以上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天服一剂,分两次服下。

如果病人有出汗怕风、颈部疼痛、可在该药方中加入桂枝6克、葛根30克;如果病人喘咳痰稀,可加入半夏12克(打碎)、炙麻黄6克、北杏仁10克(打烂)。

中成药可口服参苓白术丸,成人每次6克,每天两次。

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

该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淋漓不止,嗅觉迟钝;病人患病时间比较长,反复发作;平时有头重头晕、神疲气短、怕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烂;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或有齿印。治疗该型变应性鼻炎应坚持健脾益气、升清化湿的原则,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其药方组成:黄芪、党参、茯苓各15克,白术、升麻、柴胡各10克,甘草、陈皮各6克,生薏苡仁30克,五味子12克。将以上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天服一剂,分两次服下。如果病人打喷嚏多,可在该药方中加入蝉蜕6克、地龙10克;如果病人清涕流个不停、出汗多,可在该方中加入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

中成药可口服玉屏风冲剂,成人每次1~2袋,每天三次。

肾阳亏虚型变应性鼻炎

该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为长年发作,但症状以秋春季最为严重,鼻孔特别痒,频繁打喷嚏,每次发作的时间很长,鼻涕难止,以早晚较为多;病人平时特别怕风怕冷,甚至连枕后、颈项、肩背也有冷感,以及四肢不温、面色淡白、腰膝酸软;男性有遗精、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该型病人应坚持温壮肾阳、固肾纳气的原则,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其药方组成:附子10克(先煎15分钟),肉桂3克,鹿角霜、怀山药各15克,山萸肉12克,炙甘草6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天服一剂,分两次服下。如果病人频繁打喷嚏,清涕流个不停,可在该药方中加入细辛3克、吴茱萸10克;如果病人咳嗽、痰稀、气喘,可在该方中加入蛤蚧、胡桃肉各10克,炙麻黄6克。

中成药可口服金匮肾气丸,成人每次服6克,每天2~3次。

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

该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多为初发,或由于过敏体质,多在南方“秋前、秋后、秋老虎”天气还比较炎热时发作。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胀、酸痒不适、频繁打喷嚏、流清涕;并可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脉弦或弦滑、苔白。该变应性鼻炎应坚持清宣肺气、通利鼻窍的治疗原则,可选用辛夷清肺饮加减。

其药方组成: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升麻、百部、麦冬各15克,辛夷花、地龙各10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每天服一剂,分两次服下。如果病人打喷嚏多,可在该方中加入蝉蜕、僵蚕l0克,乌梅12克;如果病人头特别胀痛,可在该方中加入蔓荆子l0克、白蒺藜15克。

中成药可口服鼻炎康,成人每次6克,每天三次。

值得提醒的是,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应尽量不要吃生冷、油腻和鱼、虾、蟹等荤腥食物,最好吃有温补作用的食物,例如用北芪杞子炖乳鸽、胡椒根煲蛇肉、辛夷花煲鸡蛋、苁蓉羊肉黑米粥等;除此之外,平时还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受凉;加强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以避免尘埃、花粉、化学性粉尘和有害气体刺激;日常生活中要仔细寻找过敏原,并尽量去除或者避免接触之。

上一篇:推拿配合状元枕治疗考前紧张综合征160例 下一篇:脉压差里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