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责任的老师

时间:2022-09-11 05:02:35

做一名有责任的老师

目前,在高喊减负的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不断加重,烦恼的孩子、问题少年、难教的学生越来越多。据我了解,多数学生的时间都被补课、作业、美术音乐等辅导班填满了。十个孩子有六七个不那么快乐、感到生活无味、心情不好、烦恼、焦虑、消极的灰色念头,不断吞噬着孩子们的快乐和激情,过重的课业和作业负担,把一部分学生引向失败,学习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心里压力。作为教师,减轻学生负担的责任不可推卸,我认为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水平,采取与之适合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以下则是我在教学当中的一些感悟和启示。

一、搞活课堂,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课堂由学生、老师和教材诸要素组成: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

的师生观,即课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

核心是贯彻教育民主。课堂民主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联系实际、活化教

材在创设操作活动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动手动脑,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

起来,在教师有意识的组织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各种学习

活动中,完整的经历学习过程,从而变“容器式”的被动接受现成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

从苦学变乐学。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的心里负担、取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途径,也是师生良好关系形成的基础。如:对学生的异常表现,或送去一

个眼神,或结合教学内容给予提示,宽容学生暂时的不足,切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减少

学生被老师评价的焦虑。培养学生畅言敢议的习惯,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学

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改变学习中只回答不会

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其讨论、争辩,培养其探求精神和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

于创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提高学生的自学

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进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承认差异,关照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情况各异,总有一些学生会遇到任务过多的问题,还会有一些学

生因“吃不饱”而荒废智力的现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己

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根据差异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实现以“关注每一个

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关照差异,做好细致的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对于那些求知旺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盛的学生,要提高要求,可以布置一定数量和

难度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同时也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益

求精,健康成长。而对于“慢智思维型人才”,教师应给予从分重现,根据他们的特点,采

取相应的措施,促使他们早日成才。如:加强个别谈心,进行个别辅导,布置有层次的作业

等等。同时对待慢生应加倍关爱,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进慢

生向中等生、优等生转化。决不允许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放弃一个学生

只是放弃班级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放弃。这些个体集成一

集体会是什么样,没人敢想。这就要我们要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三、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

有益的课外活动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也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通常学生的心里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

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在活动中忘却过去,找回无虑的自己。有益的课余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读书辩论赛、文娱活动、运动会、主题班会、郊游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意志,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倾诉衷肠和心声。

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重要方式。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可以聘请专家

举办专门的心理知识讲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同时也可以聘请心理

教师开心理课,随时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教师,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要积极疏导,帮助他们分析负担的成因。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走出郁闷的误区。

总之,教师的服务对象其学习知识的来源也不单靠教师的教。而是多渠道的,在当下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他们了解到知识的有可能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也可以说在某个方面,孩子可能成为教师的老师。教师唯有不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上一篇: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幼儿园的危机与危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