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时间:2022-10-21 05:17:14

第二章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3.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相关资料的分析、辩论,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

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组织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说出城市化的概念与标志、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课文引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形成原因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 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

进程特点 城乡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阅读】P64~65页,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

【活动】P65参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

2.略。

【阅读】P66页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②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③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放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阅读】P6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问题情境】:①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初期,哪些工业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它们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③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这种局面?

工业化进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夯实基础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 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 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活动】P68

“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形式之一。补偿贸易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通常是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参考答案:(略)

【阅读】P69页 汹涌的“民工潮”

含义 形成原因 流向 目的

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 农村珠江三角洲 务工、经商

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活动】P70页参考答案:

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等。

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

3.如果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较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如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有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领域。但是城市化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城市周围形成了面向城市这一市场的郊区农业。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代替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

四、板书提纲(略)

上一篇:学前读写算,兴趣是关键 下一篇:关于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