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非公经济36条”要“四抓”

时间:2022-09-11 03:18:16

贯彻“非公经济36条”要“四抓”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

近日,在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联组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指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的问题。对“非公经济36条”的贯彻落实情况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一方面,首先应看到“非公经济36条”的贯彻落实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需要出台的37个配套文件中,到目前为止,已出台了25个,占三分之二,其中包括铁路、民航、军工、金融等部门;31个省市也出台了各类配套文件200多项。这些都对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过去一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健康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这也是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的结果。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非公有制经济增长了24.4%,比全国平均值高出7.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31%,非公有制经济增长43.6%,高出12.6个百分点;上交税收非公有制经济增长28.6%,高出全国平均值6.7个百分点。此外,在扩大就业、自主创新方面,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长壮大,总的形势是好的。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总数也是增加的,并没有减少。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信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

他认为,“非公经济36条”贯彻落实确实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各地发展不平衡,落实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这包括观念上有不适应的地方,法律法规、配套措施还需完善,当然也包括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是下一步工作要加强的。

他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的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坚定不移的把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中心工作。今年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工商联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抓配套

“非公经济36条”出台已是第三个年头了。现在还有12项配套文件没有出台,要配合有关部门,力争年底前全部能出台。

第二抓落实,是关键

已经出台的要抓督促、检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抓三件事:一是转变观念。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宪法》精神上来,消除一些误解,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市场准入。关键是要把各个领域的市场准入工作做好,做到“平等准入,公平待遇”。三是融资扶持。这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方面,银监会做了大量工作。在法律上和政策上没有障碍,但操作上和运作上,还有些问题。确实像大家说的,有些信贷员,把货款贷给国有大企业,出现了呆坏账,他觉得自己责任不大;要是贷给非公有制企业,出了问题,就害怕承担责任。这种观念和氛围不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也不好解决。当然,解决贷款问题是双向的,有些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制度要建立起来,如果账不全,台账都没有,审贷时就有问题。要把这三个问题作为贯彻落实“非公经济36条”重点来解决。

第三抓服务

要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继续办好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要创造条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培训、政策宣传力度。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同志的两句话:“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家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说得非常好,也只有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才能真正使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第四抓监管

要正确引导,把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目的是要使企业健康成长。要在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正确引导。

上一篇:营销变革之舞 下一篇:地方动态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