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9-11 02:55:00

独立学院学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高校的学风较以前有一定下滑,各高校也在千方百计加强学风建设。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新兴的独立学院的学风,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样本,发现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从学生管理工作角度分析探讨,以期对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64-02

《新华字典》中,学风(style of study)解:学习的风气;特指学校p学术界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高校的学风,则应该是大学的学习风气、氛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学风的评估有系统的指标,据此我们可以梳理出学风的外延方面。首先是教师的风范,这包括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也是一所学校学风的突出评价指标;另一方面是学校学习的风气,本次调查侧重从这一点进行阐述,这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第二,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与效果;第三,课外科技活动。

从学术角度界定,目前较为一致的“学风”的定义为:大学师生群体成员在围绕比较专门的和有系统的学问展开的高级心智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并能够被人们所感受的一种群体氛围和作风[1]。

一、调查实施

囿于笔者在学生管理工作基层,对于学生工作与学风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接触,所以本次调查的问卷设置更多是从学生管理工作对学风影响的角度考虑,问卷围绕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课余时间的安排,校纪校规的遵守,对待考试的态度等方面,既有显性特征又有隐性指标,并结合调查结果,以其窥一斑而见全豹,提出学风建设的建议。

调查组按照专业和年级进行分层整理取样,其中专业分为工科和经管类2个专业,年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4个年级。随机调取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大一至大四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68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3.6%。有效回收的问卷中,男生277人,女生191人;工科生295人,经管类学生173人;一年级94人,二年级101人,三年级135人,四年级138人。调查采用由19题组成的《学风状况调查问卷》,每个问题包括程度不同的几种答案,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选择最符合的一种答案。

二、结果分析

1.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一半以上的同学在大学阶段的目标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做准备,他们中不乏有人想通过考研、出国留学提升自己;有28%的同学在大学阶段想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但有十分之一的同学仅仅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更有甚者现在还没有任何目标,在大学里过着一种茫然的生活。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造成学风下滑的因素之一。

2.学生的学习习惯。①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综合考虑全校各个年级的情况,有30.50%的同学从来没有逃课、迟到或早退的现象;约有50.90%的同学偶尔会出现上述现象;有12.80%的同学经常会发生逃课等现象;约有5.80%的学生已将逃课当成一种习惯。逃课有以下几种原因:30.3%的学生反映对本课程没有兴趣;30.0%的学生觉得教师讲课听不懂,自学效果更好;7.6%的学生认为上课时间与社会工作冲突;26.1%的学生因为其他突然事件(生病,家人、同学到访,等等)。相对中学教师,在大学里,教师对课堂纪律管得不是非常严格,于是这就给那些无正当理由旷课的同学创造了条件,经常旷课甚至习惯性的旷课,必然会给学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给自己造成诸多不良影响。②作业完成情况。平时作业完全是自己独立完成并且质量比较好的并不是很多,二分之一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作业质量一般或者是在参考别的同学作业基础上做出来的,而近21.2%的学生的作业是通过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完成任务的。③对待考试的态度。既学之,则考之。在校的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加期中、期末考试,考试的考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学风优劣;而且,同学们在平时对待作业的态度(即作业完成的认真与否)与考试的结果密切相关,同时,同学们对考试的期望程度也与平时的努力程度成正比。问及同学们对待对“一个月原则”的看法(考试前一个月再突击复习),有89.5%的学生认为“很有效率,足够应付考试”,而3.1%的学生认为只有“短期效率,不利于真正掌握知识”,只有7.4%的学生能对考前突击复习“坚决反对,应该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而同学们对待考试成绩的态度,46.8%的学生要求成绩“达到自己预期的高度”,同时,只要求都及格的同学,高达25.4%。另外,17.7%的学生希望能保持班级前几名,10.1%的学生要求能拿到奖学金。对待考试作弊这一严肃问题,有高达6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作弊,其中36.7%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可耻行为,25.3%的学生则认为,作弊是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无关,但是自己不会去尝试,但是仍然有18%的学生对考试作弊表示无所谓或者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值得引起学校的重视。④课余时间支配。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学习为主的观念仍然存在于大部分的同学中,很多同学能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而且,每天花在自习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者居多。上自习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做作业、复习和准备考试,也有同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外知识,上自习的同学中对自修室的学习氛围表示一般和基本满意,这需要同学自觉性和道德意识的进一步提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课余是用来社会实践,体现同学们日益重视到在学校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实践意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近半数同学,课余时间用来娱乐消遣或者谈恋爱。大学的学习是以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外力约束很小,学习的组织松弛,学习过程要靠自律。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任重而道远。

3.对学风的认识。①学风存在的问题。同学们认为学校学风最主要的问题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这一部分比重为19.5%。其次是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学习、学术氛围以及易受外界引诱,迷恋上网游戏甚至成瘾;学习纪律意识不强,迟到旷课现象严重,浮躁不塌实,考试突击,满于现状,进取心不强;等等问题所占比重在13%左右。这些都是思想意思薄弱造成的,需要学校针对具体的问题制订具体的计划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②影响学风的因素。近40%的学生认为学风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身,这说明不少同学还是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虽然学校的管理问题、教师的教风以及社会大环境占的比例都在12%左右,超过五分之一的同学选择的是校园文化氛围,但不影响我们对症下药。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激发学习主动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明显的失去了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同学们高中阶段的学习紧张而充实,目标明确,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多年,鲜有高中教师会告诉学生,考上大学之后接着朝什么方向奋斗,因而很容易造成学生一旦考进大学,就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陷入迷茫,而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思考过大学的目标,进入大学就像一只重回大自然的小鸟,整天嬉戏玩乐。针对这一点,我们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从学生进大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明确方向,结合当前就业压力,教育学生怀有忧患意识,并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好大学学习。

2.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规定,严格要求,科学管理。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仿如雨后春笋。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管理人员少,组织机构还不是很健全,相关管理规定也不完善,同时,即使院校相关的组织机构,管理规定完善、健全,在具体落实操作上,也要求从事学生管理、教学的教职工能严格要求,科学管理。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能经常性深入学生中间,到课堂、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发现问题,并经常性保持教学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沟通,凸显互相协作,并把这些规定制度化。

3.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是学生群体中学习、工作都比较出色的代表,作为学生骨干,这些同学发挥着普通同学与学校的桥梁作用。一方面他们是学生中一员;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学生中的“管理者”,引导他们利用好这一双重身份,把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顺利的传达到学生中。同时,从他们身上又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状态。而作为学生骨干,在学生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和标兵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通过他们带头遵守学校规定、认真踏实的学习,对普通学生有着很强的潜移默化效果,比学校管理人员的谈话说教更有说服力。

4.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目前独立学院普遍成立较晚,校园硬件设施基本都能跟上,但是在“软件”方面还有待加强。学校要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完善的平台,创建充分的条件,除了日常教学管理,同时还要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牵头组织各项主题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研的兴趣,提供学生进行科研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作为学生自治组织的学生会和社团,在学校指导下,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组织形式多样、内容积极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讲座,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提供辅助。

参考文献:

[1]林欣,邱连波.试论高校学风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1998,(3).

上一篇:关于《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下一篇:小组工作模式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