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11 02:16:38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分数的再认识》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通过学生参与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具学具

课件、果子、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发悬念

师:一天,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又累又渴,于是师傅命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不大一会三人腾云驾雾回来了。唐僧怜爱地说:“徒儿们辛苦了,为师这里有一个饼、6颗糖你们分着吃吧。”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师:先来分饼吧,该怎么分呢?

生: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1/3。

师:你能说说这个1/3的含义吗?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师:糖又该怎么分呢?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把一个图形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在表示分数的时候,我们总会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些物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那么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1”。那么1/3的单位“1”是谁?2/6的单位“1”是谁?

二、创设情境,感知关系

他们三位美滋滋的吃完后,唐僧要求他们拿出“全部果子的1/2。”唐僧一看不高兴了,认为猪八戒又多吃多占,偷偷留了一部分自己吃。猪八戒大喊冤枉,孙悟空和沙和尚也一起作证说这次真的是冤枉了猪八戒。怎么回事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三名学生上台分)

师:请你们分别按照师傅的指示拿出各自摘到果子的1/2。

师:先告诉老师你准备怎么拿?(把全部的果子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把果子的总数除以2,得到几就拿出几个)

孙悟空4个 沙和尚4个 猪八戒3个

板书:

1/2(部分)

4

4

3

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我觉得二分之一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大家拿出来的二分之一有的多有的少呢?〔拿出谁的二分之一〕为什么我们拿出来的二分之一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

师:他们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是啊!为什么拿出的个数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请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可能是拿错误 (直接让那个孩子上来验证)

生:我认为是因为果子个数不同。

师:别的同学也是这么想的吗?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果子总数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是吗?(板书)

下面就请他们来揭示到底总数是多少!全部的1/2又是多少? 孩子一一进行汇报!

板书: “1”(整体) “ 1/2”(部分)

8 4

8 4

6 3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桃子和苹果的数量不一样,所以1/2表示的数量也就不一样。有谁能说一说同是1/2表示,为什么桃子的1/2和橘子的1/2就多,而苹果的1/2就少呢?

生1:桃子和鸭梨都是8个,所以1/2表示的一样多,

生2:苹果比桃子少,所以苹果的1/2就少。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

生3:苹果比桃子少,所以苹果的1/2就少;鸭梨和苹果一样多,所以它们的1/2就一样多。

师:说的真明白呀!我都听懂了,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么通过刚才的一番比较,你们认为单位“1”表示的数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沉默,

师:桃子1/2的单位“1”是谁?

生:桃子

师:橘子的1/2的单位“1”是谁?

生:橘子

师:苹果1/2的单位“1”是谁?

生:苹果

师:你们认为单位“1”表示的数量与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单位“1”的数量多,分数表示的数量就多。

生2:单位“1”的数量少,分数表示的就少。

师:表示的什么就少?

生2:数量

师:这是通过比较谁看出来的?

生:苹果和桃子

师:比较鸭梨和苹果呢?

生:单位“1”的数量一样,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一样

师:嗯,这样是不是就全面了?谁能完整地复述一下?

生:单位“1”的数量多,分数表示的数量就多,单位“1”的数量少,分数表示的数量就少,单位“1”表示的数量一样,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一样。

师:多、少说明数量是不一样的。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单位“1”的数量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不同;单位“1”的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 生:单位“1”的大小;可见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

(板书)“1”( 单位“1”)

“ 1/2”(部分)

8 单位“1”的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4

8 4

6 单位“1”的数量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不同 3

师:请各组选出自己组人数的1/2并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总人数都是12人)每组都是6人。

(说明:单位“1”的数量相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单位“1”的数量不同,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不同)

生:老师我发现了都是同一组的人,如果分数越大所表示的数量就越大。

师:怎么说呢?(生:比如我们这组的1/2是6人,而1/3才4人)

师:你真细心,是啊同一个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师生:相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相同,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单位“1”的大小。原来分数还有一个奇妙的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三、方法应用

师徒四人继续赶路,走着走着看见了前面挂着一条横幅,师徒四人赶紧上前去看,原来是智力闯关游戏,同学们有兴趣去闯一闯吗?

(1)师:首先进入第1关――奥运拼拼拼(一个图形的1/4是,有三个同学是这样设计的,他们的画法符合要求吗?)书本第34页的画一画。学生判断后,你们还有别的设计方案吗?动手摆一摆

(2)师: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有信心接受第2关的挑战吗?好第2关――明眼看看看。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3)师:同学们加油啊,继续第3关――巧手折折折。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

(4)看完了精彩的闯关游戏,师徒四人满意地前行,眼前一幅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原来是光明小学自发组织的为我国南方洪灾地区灾民捐款的活动。合作完成练一练第4题。

师:大家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以后遇到需要你帮助的人或者事,你会怎么样做呢?

生纷纷抢答:捐钱!给他衣服!给他捐书!

师: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孩子,这样非常好!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和唐僧师徒一起学得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今天回去以后把35页的“你知道吗?”读一读,感受一下分数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好不好?

师: 唐僧师徒四人下次还想和咱们一起学习,同学们欢迎吗?再见!

上一篇: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五勤”教学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