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自我实现

时间:2022-09-11 01:30:45

无意识的自我实现

摘要:在20世纪人文学科发展史上,荣格及其集体无意识意义是巨大的。它的作用已超出了医学、心理学领域,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本文着手从《集体无意识原型》入手,探讨“集体无意识”的内涵及其价值。

关键词:荣格;集体无意识;价值

正如历史学家史蒂文・阿师海姆敏锐地洞察到了世纪之交,欧洲诞生了许多“尼采主义宗教的变式”,尼采对传统信念的全盘否定,对现存教会的不满,相反的点燃了人们对宗教的渴望。现代的精神追求者重新拾起,以反传统的个人救赎来满足一个非常古老的渴望。荣格提出的超个体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理论使他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代荣格主义现象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理论家和实践者强调荣格主义的众多心理学理论和精神治疗的专业性,而更多数的参与者是被它的“精神性”所吸引。或许最复杂的矛盾是如何理解荣格本人。荣格是一位公认的实验性精神治疗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而荣格及其理论一直被排斥在已有科学和医学的学院圈子之外,人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与20世纪更伟大的科学规范相悖。

作为医生的荣格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无意识和种种人生的神秘现象。八十三岁时,在其自传中第一句话写道:“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历程。”由于荣格所处的时代是人类文明极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人们开始重新反思过去探索人类灵魂的真谛。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侵袭使人类“生存在一个动荡不安、精神紧张、混乱、观念失常的时代中,”这迫使人们面对现实,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去,探索未来,他的分析心理学就是这个时代中造就的产物。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说“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潜意识是个较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个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也许停留在那个阶段上,不过却具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权益时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作为弗洛伊德学生和助手的荣格,正是在无意识理论的启发下,另辟蹊径,把无意识的内容归属于“个人无意识”名下,在其背后,他发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集体无意识”。荣格在自己的著作《寻找灵魂的现代人》中是这样定义集体无意识的:“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决定的某种心理状态,意识即由此而来。一而“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与他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作了概念上的区分:“最初,无意识这一概念仅限于指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弗洛伊德虽看到了无意识这一概念具有古老和神话色彩的思想形式,却仍赋予无意识以完全个人的特性。“或多或少属于表层的那个无意识无疑含有人特性,我把它称之为‘个人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但这种个人无识有赖于更深的一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我把这更深的一层定名为‘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在这里荣格对已集体无意识与个人无意识的区分,其最终目的并是要说明无意识的个体性或集体性,而是要说明心理结构问题,揭示个人无意识之后的更为广大的深层心理层面。因此,强调“集体”一词,并非说明数量上的“多数”,而是说明人类的精神本质的先天性。此处的“集体”所有的意识是不可回避的,早已确定的形态。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自主精神”找到一个起点。

集体无意识不为个人所察觉、所意识,却时刻制约和束缚着个人的精神、心灵和行为方式。它的表现方式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集体无意识是类似神话和宗教的原始意象,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深层心理形式。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有一个源流,那么克罗伊策的作品可能算的上。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作品是最早关于古代精神,让荣格心醉的《浮士德》,歌德便自然地引用了克罗伊策的作品。第二个原因是荣格在实践中,处处以克罗伊策的作品为指导,来分析临床中遇到的神话素材。其中“在荣格的一生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讲起了这个太阳人的故事,以作为集体无意识存在的决定性证据。”

其次,集体无意识具有种族的、历史的积累性质,是先民们生活之幻想与幻想之生活的积淀深层心理形式。旅行考察时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形成的重要实践活动,最终要的是为了考察民族心理。他求证了集体无意识的来源,认为“它是集体的、普遍的非个人的,它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继承和遗传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构成的,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能为意识所知,它赋予了一定的精神内容以明确的形式”。由此,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先天的普遍一致的深层心理而不被人们所觉察,这一理论是根据对多民族及其文化的研究考察得出的。

最后,集体无意识潜隐于人类心灵深处,它是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所有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他认为这种心灵深处的层面,人类诸多复杂行为背后,往往是本能在发挥作用,尽管人们并不自知。荣格认为“本能是典型的行为模式,任何时候,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反复发生的行为和反应模式时,我们就在与本能打交道,而无论它是否与自觉动机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原型作为人类共同心理反应的基础是人类的生理本能。这种本能是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种生物类别,在与环境的适应中积累的千百万年祖先的经验,这些经验随着人类进化过程而成为一种自然本性,即它实际上已经积淀着文化的因子。在人面临相同的情景时会产生基本的相同的体验,并必然地做出本能的反应。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并结合无意识理论而提出的,它指出在现代西方存在着两大怪异现象,一是对物质利益贪得无厌,二是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为此,荣格批判了现代西方社会片面发展的理性文明对于精神之和谐完整的宰割败坏。同时又希望从古老的东方寻找智慧能够弥补西方现代文明之缺少的源泉。而集体无意识这一共同的根基为人类精神超越文化和意识的差异而提供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可能性。在精神分析的领域内,他也直接地影响和启发了他的追随者,并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后荣格学派。

上一篇:从郑板桥的诗文\题跋等文献看郑板桥的书画审美... 下一篇:试析《文选》李善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