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文言文“趣味”的天空下

时间:2022-09-11 01:24:28

徜徉在文言文“趣味”的天空下

摘 要:将活动单导学模式与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合,探寻文言文的趣味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模式;文言文;趣味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设计。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是“活动”,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检测反馈等等。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那么,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我们是否能将活动单导学模式与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机融合,探寻文言文的趣味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自主学习中“激趣”

1.自主预习,寻找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调查发现,较多的学生喜欢有自主学习的权利,一味地讲,只能令学生感到无趣,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找兴趣,得到快乐。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书籍,查找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如作者介绍、相关背景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会熟悉所讲内容,而且会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的课堂会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增强活力。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

2.合作探究,碰撞兴趣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词句意思,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办法,虽字字落实,但有时译句文意难懂,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抑制了刚刚激起的乐趣。我们不妨采取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文意,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然后在探究交流中碰撞出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生刚学文言文之初,我教学《古代寓言二则》一文,因为文章短小易懂。所以在学生会读、读通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参考课后的注释,然后充分利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合作练习说说词句的意思,把理解中困惑的地方在小组中探究。接着进行全班交流,各个小组争先发言,大大节约了翻译的时间,还形成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还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的方法。这样做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语言意译词句,使词句的意思浅显地呈现出来,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课堂环节设置上“提趣”

1.要注意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

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是我的首选。基于这一点,在学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如《狼》《桃花源记》等,我就先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并留下悬念,吊起胃口,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一些思想性较强的文言文,如《〈论语〉十则》《〈孟子〉两章》等,我就先讲一讲与作者有关的故事,讲人物的非凡成就和经历,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听故事中记住作品背景、作者其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文言文包含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只要结合文言篇章,设置恰当的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幼时记趣》一文,可以先抛出学生自己童年时有哪些趣事,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然后自然过渡到课文。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兴趣很浓。读课文,听讲解都很认真,效果就不言而喻。

再次文言文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借助配乐朗读、插图释义等外在模拟手段,再现文言文的意境形象,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而深刻地领会、消化文言文,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可改变授课形式,发挥“活动”导学效能,如采取课本剧表演、我做小老师、智力大闯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2.激发学生诵读兴趣,通过诵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朗读方式,这时可以充分发挥活动单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的作用。如师生配对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齐读、男女赛读等,形式多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通过诵读,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背古文的兴趣。

三、在检测反馈中“拓趣”

许多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一旦进行“高效课堂”,就等于忽视了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其实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文言文教学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反而高效地完成了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请教教师,或者从课堂其他学习小组的展示成果中得到启发。比如,对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小组按照故事情节来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来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然后再由优胜小组针对文言基础知识,并合理利用配套的练习册,命一套30分值的检测题目,当堂检测或以备下一堂课检测使用,这样就把枯燥的字词讲解转化为小组激烈竞争的讨论探究形式,并且也能让学生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学习。

课后可以让学生仿写、改写文言文,抑或深发一些文言专题研究,定期举办汇报成果展,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外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所有的教者转变思想,不是为了应试,而是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古文的深刻内涵,不是为了追求虚假的繁荣,而是让活动单导学模式切实打破传统课堂的弊端,我想,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徜徉在文言文趣味的天空下,越学越有趣。

参考文献:

[1]高雪梅.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7).

[2]许洁珊.为文言文教学走近生活搭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上一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下一篇:语文优质课堂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