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讨

时间:2022-09-11 12:55:57

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探讨

[摘 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我们学院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研究方向的实验课程的开设以及老师和学生实践活动开展非常少。通过专门的实验平台建设,可以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活动,推动教师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规范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036-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在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是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与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综合,目前涵盖两个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y和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方向的特点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类系统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型优化,系统决策,发展趋势是对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科研团队。在研究方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学科的发展,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没有稳定的教师教学团队以及规范的实践培养机制。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

一、相关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研究的课程教学体系是以运筹学为核心,前期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离散数学等,相关课程包括信息经济学(主要内容是博弈理论)、预测与决策和数据挖掘,后续课程(主要是知识应用类课程)有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生产与运作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些专业课大多是纯理论教学,没有实验教学环节,已经开设实验环节的课程有运筹学和企业资源计划,但是实验课时量很少,实验环境简单,通常是借用公共课实验室进行,软硬件要求都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实验要求。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研究方向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严重不足,现有实验课程无法进一步开展更多的实践内容,同时由于没有稳定的实验环境,很难集中学生开展一些专项的实践活动,比如一些学科竞赛和实践项目: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等,目前这些活动都是由学生各自分散完成,不能形成规模化和团队化,可持续性也很差。

规范合理的实验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保证专业课程实验环节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结合实际,促进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和创业的基地;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等各项活动的开展,培养教师科研团队,同时带动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专业竞赛,申报学生专项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教师与学生协作的综合团队,逐步提高学科竞争力,培养师资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搭建教学平台,优化学科体系

1.硬件平台建设,配置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室的硬件环境。配备专业实验室1间,购置100台计算机、1台服务器、1台投影仪等设备,搭建基本硬件平台,为实验平台建设提供基本保障。2.软件环境建设,搭建实验室软件环境。购买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开发应用类软件、业务流程类软件、建模与优化和决策类软件,使学生能通过这些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掌握理论知识,模拟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优化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与企业对接,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对应。

(二)完善课程教学,加强实践体系建设

1.课程实验教学的扩充。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室可进一步增加现有实验教学学时,增设统计学、信息经济学、供应链管理、企业信息资源规划、数据挖掘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实际的社会、经济、金融、生产管理等各系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建模、规划设计和优化决策等,加强课程理论结合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课程设计类教学的增加。增加部分课程设计环节,增加高年级实训模块,毕业设计集中开展等。3.自主设立学科竞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在全系或者全院范围内组织学生承担大学生创新实验、竞赛实验教学,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实验平台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如信息技术类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

(三)通过实验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形成规范的育人机制

实验平台一方面用于开展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实验,专业实训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先进的技术支持平台和企业真实项目库等,同时提供远程在线专家讲座和实时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空间,形成一个由校内外共同协作支持指导的有效育人环境和机制。

(四)培养教师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实验室平台也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平台,把课程体系中各课程教师凝聚在一起,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同时也可以团结科研骨干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并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使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馈教学,推动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

(五)通过实验平台与企事业单位协作,进行开放式交流和服务

专业系部和学院可以借助实验平台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知识和人员的合作交流,为企业研发和发展规划等提供咨询,企业为专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建议,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方式,实现实验室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实验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步,从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课程逻辑体系和教学目标出发,重新梳理和构建相关课程教学体系,以重点课程如统计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等课程为主线,拓展相关实验课程和应用类课程;在现有基础上规划实验室建设,从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出发,配备专业实验室1间,服务器1台,计算机100台,投影仪1台,购买具有一定行业背景的开发类软件、业务流程类软件、建模与优化和决策类软件,对软硬件进行合理配置。

第二步,对主干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补充完善,并逐步增设纯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已经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编制实验指导书,另一方面对一些课程循序渐进地增设实验环节,如增设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实验。

第三步,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和实训项目。教师以实验平台为依托申报各类科研和教学项目,并制作课程网络课件、教学视频、微课程等,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形成教师团队;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申报和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和IT类竞赛等,配备教师长期指导,逐步形成学生团队。

第四步,进行实验教学平台使用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评估。构建科学的实验平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年度进行实验平台综合效果的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

第五步,进行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总结和反思。按一年和三年为时间节点对实验平台使用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实验平台后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实验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

第六步,在实验平台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制定配套的制度和政策,以有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财物管理和使用制度,持续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措施,以及依托实验室平台的教师和学生管理规范等,将为实验室平台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四、总结

数据建模与智能决策实验室以本科教学和教师科研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将科学研究和教学有机结合,突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可以进行大量综合训练、学科竞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态思维、创新能力,达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化、系统化,使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接轨,并推动了学科体系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机制,突出了专业特色,形成了专业优势。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必裕.课程群建O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 肖文峰.管理科学专业《运筹学》课程群构建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6).

[3] 黄留佳.数学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建设刍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1).

[4] 张惠玲,李东.高校数学建模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 新西部(理论版),2015(5).

[5] 袁勇,杨毅.加强实验室开放,搭建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J].中国建设教育,2009(6).

上一篇:高三语文课莫让刷题成主角 下一篇:月亮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