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12:17:39

小学语文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从事的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困生,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很伤脑筋、很头疼的事。所以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状况,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他们的学习习惯养好了,并能够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性,那么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班上有个叫廖梓林(化名)的学困生,他的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别关注和特殊教育措施进行补救。他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对语文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低,字写得很潦草,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老师在堂上展示一些图片可能会暂时吸引他的注意力,但是一旦转入语文学习的时候,他就会失去兴趣,一遇到困难,或者是一次失败,就会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也深深体会到:对于低年级学生,从一入学,就应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我平时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上课前要求学生把课堂上要用的东西提前准备好,特别是铅笔要多备用几支,预备铃一响就要安静下来,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师来上课。上课时,明确课上要求,要养成说话就先举手的好习惯,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反映问题,只要是想说了,就必须先举手。不举手就随便说话的,我们应该马上制止,首先老师应静静地停下来,把目光停留在这个随便说话的学生身上,等着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再来纠正学生随便说话的习惯。

其次,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不管是在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上的学习,甚至是课后的练习巩固,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来完成。特别是学困生,原有的基础较差,让他们学新内容会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会感到无从下手,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预习能很好地培养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最后,家庭和学校应该紧密联系,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那么家长的一言一行也在每时每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犯错并不可怕,老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制止,或不断地向家长反应情况,不但会适得其反,还会影响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因此,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及时沟通,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作为孩子的老师,要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只有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才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要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一定会让学困生不断进步,让更多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成就高效体育课堂 下一篇:渗透数学文化感悟数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