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10 10:16:30

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就监理过程中对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介绍了钢结构的相关特点,分析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理论和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字:钢结构;优点;质量控制;策略;

一、引言

钢结构的应用,在国际上,最早是从美国的芝加哥保险大楼开始,到现代的环球金融中心;在我国最早是从20世纪的上海开始,即1934年建设完成的上海国际饭店,以及到我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鸟巢。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和建筑技术的落后,我国的钢结构体系的应用技术一直得不到发展,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钢材料产量的不断上升,以及钢结构的应用技术在现代建筑行业的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伴随着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和新的钢结构设计理念的快速发展,促使着钢结构体系在建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应用中,有些建筑甚至完全脱离了混凝土的混合运用,并逐步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大并行的体系结构。但钢结构体系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地研究和进行改善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发挥其优势,减少和改进钢结构体系的劣势和不足点,使其能逐步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成为未来建筑结构体系中的主干体系。本文介绍了钢结构的相关特点,分析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理论和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

二、钢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

(一)优点

钢结构体系的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应用,是因为其具备其他结构体系不可替代的优点。

1.钢结构体系中应用的钢性材料(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抗振抗压力强,塑性韧性好,材料质地均匀、在力学的相关计算上,相比较其他材料,更加吻合。

2.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相比较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备制作更加简便,能过工厂化生产后,成材运输到工地即可以进行安装,因此,施工速度更快,可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

3.钢结构体系的使用空间大。相比较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中的钢材具有良好的抗压、抗侧弯强度,其抗压力系数为混凝土的1到2倍。而且,在同样的强度标准和要求下,运用钢结构体系建造的建筑比采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的面积使用率。

4.钢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可循环利用性。利用钢结构建造的建筑物,在拆除后,建筑材料可以进行二次和多次使用,同混凝土等其他结构的建筑相比较,不仅减少了建筑成本,而且减少了建筑垃圾,也符合了我国现阶段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

(二)缺点

1.钢结构抗高温能力差。钢结构中的钢材的导热系数大,当温度在600摄氏度时,钢材则基本不具备了刚性强度,相比较钢材-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其耐火性能远远低于后两者。

2.钢结构材料抗腐蚀性差。位于钢性材料表面的铁原子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尤其在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化学产生氧化铁,随着长时间的氧化加剧,钢结构的使用会出现不安全状况,甚至会造成钢结构瘫坏。

三、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理论

(一)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

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按照工程施工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又称为事前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又称为事中控制;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又称为事后控制。如图1所示。

图1钢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二)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影响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员方面、材料与机械设备方面、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方面等。

其中,(1)人员方面,尤其表现监理人员方面。由于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差,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加之在工程建设中起着指挥、组织、和领导性的主导作用,监理的整体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2)材料与机械设备方面主要是材料未能达到建筑材料的性能规格。机械设备没有达到施工的要求,性能不达标,加之操作员对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也有差别,都会给质量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3)施工办法方面,是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流程、组织方法、检测方法等。(4)施工环境方面主要为施工场地所在的地理环境,施工时所处的气候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由于环境的限制,都可能导致设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导致工程进展慢等因素。

四、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

1.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

在实施工程建设前,首先要确定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一般说来,也就是工程建设在竣工后,首先要通过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的检测,即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300―2001)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其次,还可以高出国家标准,而且,根据工程的质量标准,可以在工程实施前,进行有效地规划和设计。

2.编制工程的质量计划。

工程质量计划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对人员,材料,设备以及其他工作因素的调配,以达到优化配置,以便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

3.落实工程质量计划的实施。

钢结构的工程质量计划实施是按照工程的进展阶段进行展开的,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

4.组织和落实钢结构工程图纸的会审工作。

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前提依据是图纸。在工程施工前,工程监理人员必须要熟悉钢结构工程图纸和工程技术、工程材料设备等规范和标准,而且要理解设计的目的和意图。与此同时,组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图进行审核,检查和完善施工图纸。

5.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也是钢结构建设工程的首要任务,它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以及施工的整个过程。所以,必须要做好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与检查工作,强调专业技术性和针对性。

6.加强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

材料和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辅助工具,尤其在钢结构建设工程中,如果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导致质量不达要求,影响工程进度。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主要涉及技术交底,工程测量,材料与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方面。

1.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交底的时间,内容,和资料保存等内容。并且在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中,建立明确的责任负责制度。

2.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在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中,监理人员应注意须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地调配,以满中工程建设中的需要。

3.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钢结构在设计完成后,焊接成为钢结构施工的关键点,是钢结构中各个钢材料连接的关键手段。因而焊接前的重要工作包括:有针对性地制定焊接方法,检查焊条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在焊接时,首先做好焊接的准备,如平台的准备,并且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进行操作。

4.钢结构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在钢结构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环节,螺栓连接是主要工作,在工作中,要区分高强和普通螺栓的施工。做连接工作前,要检查螺栓的合格证,以及复试,即送往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达到要求才能进行安装。而且在安装中,必须注意每个细节,如添加垫片的数量等。

(三)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

钢结构工程的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在针对事前、事中控制的相关施工,如钢材料的抗压度,钢度系数的检测,焊接,安装等进行质量检测。其中,也包括细节的检测,如焊接缝的质量检测,抗潮湿、腐蚀检测等。

总之,质量控制要坚持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规范,坚持质量第一的条件下,以坚持以人为控制为核心;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有效地全面控制管理。

五、总结

随着钢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的广泛采用,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人员的关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优化施工技术,合理采用施工方法,优化配置资源,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建设,才能有效地保证钢结构施工的质量目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项目监理部与建设单位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