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于呼唤 行为在于养成

时间:2022-09-10 09:33:05

教育在于呼唤 行为在于养成

常言说:树要直,人要正,小树需经施肥、浇灌、剪枝、护理方能长成参天大树。而育人呢,更是一个漫长、细心、包容、对症治疗的过程。

在育人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以塑人为宗旨,以教学为关键。因为一个集体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向上、健康的精神风貌,就谈不上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学习氛围,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习成绩就很难保障。基于以上认识,我在班级管理中非常注重培养班级学生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

记得有位名家说过,教育在于唤醒、行为在于养成。遵循这样的教育原则,如何使班级达到人人自管的境界,形成优良班风呢?我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的。

一、善于捕捉时机,引导、激励、教育学生

班级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狄斯累里说:“成功的秘诀,就是随时准备把握时机!”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要注意留心身边的人或事,可能一件小事你稍加引导就会使学生得到无穷的力量。

一方面,我抓住学校每次开展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启迪、教育,决不让活动开完就了事。因为活动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所以在每一次活动前,我首先采用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去拼、去搏。更进一步激活学生心理要赢、要成功的神经,使学生们树立信心,并提出要求,赛后针对这次活动的历程和结果引发学生讨论、思考、谈感悟,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受到教育。

如学校宣布要举行队列、队形比赛,我立刻着手宣传这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引导学生回顾在以往活动和学习中令他们骄傲和自豪的事件,谈谈当时激动人心的瞬间,使学生再次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讲起了三年级,在队列队形比赛时,战胜大哥哥的情景,令他们自豪,难以忘怀。他们纷纷发表意见,三年级时,我们都能做到战胜哥哥姐姐,五年级时更要出类拔萃战胜哥哥姐姐,队伍未行就立志战胜一切,这股力量是成功的基础。接着引导学生在训练中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能为班级的利益放下自己的架子,希望同学们能服从体委指挥,为了集体利益来约束自己,战胜自己,这样体委就享有了对学生严格训练的指挥特权,我让学生明确了班令如山。我还嘱咐体委此次训练要让同学达到动作统一、标准、规范,针对目标又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接着又落实了训练方案。由于,训练前老师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所以在训练中,他们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以体委的指挥为令进行训练。我全权放手给学生,但是还时时关注他们训练状态,随时在楼上关注学生训练,每一次训练后向体委和其他学生咨询训练情况,针对训练中出现的状况,及时指导、教育。使学生在训练中做到动作整齐划一、规范。比赛当天上午,我有意针对性选学了一篇文章《飞夺泸定桥》,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脚下没有木板的较宽铁链桥,桥下是十几丈深的湍急的河水,为了战斗的胜利,把生死抛到了脑后的英勇壮举激励学生,我号召全体同学为了班级的利益,希望在比赛中找到自我,战胜自我。昂首挺胸,情绪饱满,充满激情地去参加比赛。学生再一次受到鼓舞,士气大振,高喊:“我们肯定战胜自己,向学校、向老师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此时,他们心中热血沸腾,都期盼着比赛的到来。时至今日,当时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仍历历在目,全班同学穿着统一的服装,在体委嘹亮的口令声中;情绪饱满,迈着矫健的步伐,气宇轩昂地规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像军人一样展示给在场的所有师生一股朝气蓬勃,雄纠纠、气昂昂的军人风采,他们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学生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各位评委及在座观看的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校领导当场又临时决定让他们为全校同学再进行一次表演,领导的这个决定,更增强了学生战胜自我的无穷动力,一场比赛改变了学生的心态,他们从心中树立起了永不言败的信念。

比赛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顾训练中的坎坎坷坷,比赛中的意气风发,赛后的收获和启迪。学生亲身经历,他们感动,他们自豪。因此,他们以真情实感写出了《再创辉煌》的文章,我相信在这次活动中焕发出来的敢拼敢搏、自信的品格,一定会影响、激励他们一生。

我还经常从班级突发的一些事件中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对一个同学进行教育,而是借这件事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如“一条红领巾风波”、“大家都来关心赵明礼”等等真实的案例与情节会令学生记忆深刻,对帮助他们正确地树立人生观起到决定性作用,教育学生要互帮、互助、要多理解、多宽容,不要与他人计较,遇事要沉着、冷静、考虑后果,更要注意安全,当然,抓住时机后,引导语言要生动,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亲和力、号召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捕捉时机,因势力导来教育学生、启迪学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针对不同时期学生年龄、特点、学校要求,出台相应策略,班规,班训,逐一攻克难点、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年龄不同,我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针对学生刚入学的特点,无组织、无纪律,我为他们上的第一节课是讲《》的故事,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们的前辈为了组织纪律宁可活活烧死,也纹丝不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更进一步的目的要促使学生上课听讲,守纪。

又如孩子从不同环境中走到一个班,他们有时表现出孤独、不合群、自私等行为,我教育他们:我们班是个大家庭,共有66个兄弟姐妹,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主动遵守班级的各项制度,我又绘制班级小组比拼统计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组为单位绘表为四项:纪律、学习、作业、其他。通过制表进行小组互比,使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进一步增强。使他们由以往的班级利益细化到一个组的利益。因为组与组的拼比是时时刻刻、实实在在的比较,大家有目共睹。若小组成员违反了学校纪律,那该小组评比时,纪律一项就比其他组少一笔,这时违反纪律的同学自己就会自责,伤心由于自己的缘故自己组纪律一栏就少了一笔,从此后。她就特别留意自己的举动、控制自己,尽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组员在做好事时,其他栏就会多一笔,因此做好事的同学也多了,如捐款时,有一个组特别突出,我就在这个小组的其他一栏加上一笔,当时就有同学说,老师我再捐钱可以么?从此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高了小组的凝聚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只学书本知识已限制了他们思维发展。所以我引导学生看新闻,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动态。我经常向学生渗透、介绍时事政治、世界政局变化、国内外热点、大事等等,引导学生关心事实,阐述自己的观点,谈感悟、究根源。促使其奋斗目标要坚定,从小立志开拓视野。如伊拉克战争、中国大使馆被炸、美国911事件、海啸、奥运会等事件的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我也和同学们一块讨论、分析。使他们在实例的感召下,把爱的种子播下,把责任的种子播下,心中时刻能为他人想,为集体想,心中先有大我再有小我,这时学校的号召、班级的指令就犹如军令,军令如山,所以你会看到气宇轩昂的集体,会看到学风浓、班风正的集体,会看到积极向上的集体,会看到劳动中不怕困难的集体,会看到各种竞赛中敢争敢拼的集体。

教育在于唤醒,行为在于养成,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会在以后工作中继续探索和研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上一篇:基于班级管理经验的班级文化建设探析 下一篇:我与学生“历史”上的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