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君子立身处世,有志则强

时间:2022-09-10 08:46:07

“焊接装备是工业生产的缝纫机,焊接产业是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产业,无论是航天、造船、汽车、宇航、精工还是其他众多基础制造产业都离不开焊接,焊接在整个经济发展宏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认为焊接装备有着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在由原来传统通用焊接技术到现在焊接自动化、机器人焊接、激光焊接技术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焊接这个核心业务不动摇,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制定出自己的发展计划。在汽车装备、机器人、激光焊接自动化行业进一步拓宽领域,争取3~5年内成为中国机器人与焊接装备制造行业中的领先企业。”

――孙志强

白手起家,谦谦君子

时势造英雄,改革开放大浪潮下的中国并不缺少破茧而出展翅起舞的蝶,孙志强正是其中之一。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着相似的艰辛和不同的故事,只有沿着他们走过的脚印探索,才能品尝到其中的魅力和动人之处。

孙志强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1982年从福建省安溪县汽车维修技校毕业,随后在福建省安溪县汽车运输公司做了6年技工,1988至1990年在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做销售人员,1990至1995年转去广东省通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做营业部经理。毕业十三年后,他开始爆发出磅礴的后劲,于1995年创办了广州松兴机器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经理;2002年11月更名为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随后,他在2010年获得了“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和“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荣誉,在2011获得了“广东省优秀企业家”的荣誉,今年又获得了“广东省诚信企业家”的荣誉。

孙志强的经历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传奇故事,但的确是他的真实写照。坐在笔者面前的孙志强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平易近人,丝毫不给人压迫感。谈起过往,他也会发出感叹,“毕业后的十几年虽然很艰辛,但却是我积累资本、人脉以及经验的关键时段。可以这样说,没有那么长时间在基层的摸爬滚打,就没有如今的我,也不会有如今的日松。”

从学生时代起,装备制造行业便是孙志强的兴趣所在,在创办广州松兴机器有限公司之前,他一直对装备制造行业很感兴趣,时刻都对行业内讯息动态保持高度关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4年,孙志强的一个好朋友去北京参加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得知日本松下电器想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电焊机,并在展览会中招募中国的商。消息传到了孙志强耳中,他更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主动和松下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最终成为松下焊接机在中国第一家商,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公司。

立足焊接,居安思危

“虽经历过多次转变与调整,但在我心里始终坚持着焊接自动化这一方向没有动摇。”孙志强如是说。

孙自强自创办广州松兴机器有限公司之后便一直在积累资本,到了2002年,为了扩大和日本松下的业务合作,孙志强进行了业务重组,将松兴机器重组为广州日松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称“日松”),主要从事焊接产品、焊接材料、机器人、切割机的销售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2007年3月8日,他与日本松下合资成立机器人与焊接技术中心,主要在焊接、自动化、机器人、激光方面为客户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与开发;2007年3月18日,为了扩大业务辐射度,他着手对日松进行了第三次调整,与日本北斗株式会社共同投资3500万元成立了北斗(广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白车身焊装自动线、自动化焊接系统及焊装夹具的开发设计与制造;2012年8月8日,为了更好地进行业务划分,区分传统通用焊接和焊接自动化,他出资3000万元成立了广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激光应用、焊接自动化及环保产品的开发设计。

在孙志强创办公司的十八年中,他一直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为此做出了诸多大小调整,但他的事业和理想却围绕着“焊接”这一主题未曾改变过。广而不精百般弊,巧而如一千年强,孙志强用日松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它。

孙志强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我并不是要把蛋糕做大,我只需要把蛋糕做厚就行了。”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日松十多年来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外为我用,我为他用

孙志强介绍:“做为一个产品商和系统集成商,我们本身并不是在开发焊接设备和机器人,更多是通过对市场上松下焊接机和机器人需求的分析来开发出满足客户的订单,主要是在做技术应用。松下仅仅生产设备,设备是十分固定的,然而工艺、材料是不存在固定模式的,客户选择设备只是客户的需求之一,同时还要对材料、气体、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我们可以广泛地了解客户需求,把设备、材料、气体、工艺结合为一体,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出工艺、产品、自动化相关的系统集成,将之规划成一个非常完整的工艺方案。”

18年来,孙志强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松下的焊接产品设备在广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业绩,谈及此,孙志强特别感谢了日本松下电器。他认为这些成功和松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首先,松下产品的质量和售后过硬;其次,松下能把商当做自身企业去培养,无条件地传授我们经营管理经验。”孙志强说道。

通过这种模式,孙志强成功学到了日本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并且把日本的高技术焊接介绍给了中国本土企业,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壮大了自身。通过对日本松下经营管理经验的学习,他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为产品做安全保障。

“日松的logo是一个六边形的螺帽,我把客户和供应商当做螺丝,而自身作为螺帽是联系两者的纽带,螺帽离不开螺丝,螺丝同样离不开螺帽。”孙志强向我们介绍道。为了能够寻找客户、发挥好供应商和客户间的纽带作用,孙志强带领着日松积极参与行业内的各种组织和活动,日松不仅是中国机器人协会十八家发起单位之一,更是广东省制造业协会、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焊接协会、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此外还是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

观念取胜,人才争优

良好的企业理念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而为企业留住技术人才,自和日企合作以来,孙志强便有意识地吸收和培养自己企业文化。“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业的文明做贡献”是他的事业和理想,也是日松开展一切工作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装备科技创新的发展”被他当成自己的使命;“凝聚、责任、创新”是他确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整个采访过程中,孙志强和普通员工一样的一身工服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这种企业理念。

谈到人才,孙志强认为中国的优秀人才很多,中国人的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并不比别国差,但存在三点原因造成了中国公司人才不稳定:首先是缺乏行业的引导,很多人才都是盲目的;其次中国薪酬制度东西差异、南北差异都很大,在广州这种机会很多的地方,人才流失偏大;再次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比较浮躁。所以人才短缺、流失问题几乎是所有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他认为,留人也是一种文化。对日松来说,会先告诉员工企业未来的愿景、发展潜力,然后再去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培养他们。目前日松的人才流失率在5%~10%之间,居于正常水平。

直面差距,心绘蓝图

近十年来,在孙志强的带领下,日松逐渐地从一个焊接设备商向技术开发商转变,目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在焊接自动化、机器人、激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整个焊接自动化行业来说,中国相关技术也在突破,但孙志强客观地向我们陈述了中国和日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首先在焊接自动化领域。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焊接自动化技术在提升,生产设计出许多优秀产品,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电子元器件水平在提升。在通用焊接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上已经赶上了国外,常规产品已经拉近了差距。但在高科技自动化方面,离日欧美还有一定距离,产品的整体质量上还有待提升。

其次在机器人领域。这一领域中国和日欧美并无可比性,国外已经起步几十年,而中国则是刚刚起步,机器人的核心部品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中,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次在激光领域。中国很多企业都开发激光,但是激光仍然处于初始阶段,高技术高精密高科技含量的激光还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孙志强认为,中国在焊接自动化、机器人和激光领域还处于技术应用阶段,产品开发还有待努力。他认为,企业最主要的还是自力更生,“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发展不能够全依靠政府支持,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资源,但更多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研发新技术。企业可以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吸取营养壮大自身,逐渐强大起来。中国的周期性的经济做的非常好,西方的技术经济比我们中国目前要扎实。作为企业的我们,应该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做到技术沉淀、人才沉淀、管理沉淀、案例沉淀,才能迎接自身下一步的发展。”

立足当下,谋而后动,孙志强心中对于未来已经做好了规划“希望通过过去十几年创业的积累,能带领我们企业的团队迎接新的挑战,同时能够为大家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尽自己的本分,能够为中国焊接事业、自动化事业、智能化事业有所贡献,能够通过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而消化吸收并创新,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有志则强,无欲则刚。采访结束前,再回头看一下这个知天命、顺势而为、身着工服的中年人;再读一遍其“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业的文明做贡献”的事业和理想。不禁心生感叹,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日松的明天会像展开双翅的蝶,飞得更远更高。

上一篇:造船钢材集配送的流程优化 下一篇:基于PC+PLC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