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班地铁

时间:2022-09-10 08:30:50

最后一班地铁

1985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当我在南方一所大学的礼堂里看完这部影片时,随着散场的人流向窄小的侧门缓缓地挪动,那情景与影片中巴黎剧场散戏时人们的步履匆匆形成鲜明反差。“二战”时期,被德国人占领的巴黎依然夜夜笙歌,到剧场看戏的人们,却要在散场后匆忙赶往车站,赶搭最后一班地铁,这样才能在宵禁前穿过封锁线回到家中,否则就得滞留城中,在旅馆过夜。但这丝毫没影响巴黎人看戏的兴致,剧场照样天天爆满,观众同样夜夜赶车。

天才导演特吕弗把这个赶搭地铁的细节运用得极富张力,影片中多次出现脚下的定格画面,镜头中都是刚走出剧场、正匆忙赶路的脚。这些杂沓的脚步也同样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让我意识到,这些脚其实就是法国人再好不过的画像,它们让你看到,向以散漫迟缓著称的法国人,也有执着隐忍的一面,对于不能接受的现实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他们会选择忘却,哪怕只是暂时的。

可是,如果以此认为法国人只想逃避那可就错了,正如片中男主角最终放弃表演、走向抵抗运动一样,很多人都投身其中,只是方式有所不同。许多老贵族卖掉古堡来资助抵抗运动,从此家道中落,战争结束后也无力收回。直到今天,巴黎还有不少“二战”中丧失古堡的家族,只能在城区的公寓里继续保持着贵族气质。那么,这些被卖掉的古堡又是什么人买去了呢?

我们不妨再来回想一下影片中的情节,投靠纳粹的剧评人和亲近占领军的剧场经理,联手攫取了剧场资产,这些细节真实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当时的法国,就是这样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这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财富再分配。就是这些依靠占领军发了财的人,接手了那些为驱逐占领军而出售的古堡。

古堡这样的财富,无论怎么被“再分配”,都还是好好地待在那里,但是,它的内部情况已经不那么好了。这些顶级奢华生活的标志其实早已残破不堪。对于它们的拥有者来说,那已经不是奢华而是负担,因为维护这些古堡需要大笔的费用。无论是战争中侥幸得以保住古堡的老贵族,还是靠发“纳粹财”而买下古堡的新富人,现在大都已经是空架子,手里有古堡却没有钱,根本拿不出钱来维护。所以,现在大部分的法国古堡都在待价而沽。法国政府也有意促成古堡交易,因为他们想保留古堡文化,又不想拿钱出来进行维护,自然就打起外国买家的主意。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跑来赶搭这“最后一班地铁”的竟然就是当年德国占领军的盟友――日本人,战后的日本迅速成为“世界新富”,又经过多年的财富积累之后,自认为可以来掺和古堡财富的“再分配”了。因此,日本富人圈一度兴起了“买古堡热”。但买下后才发现,法国政府规定,维护古堡是拥有者的法定义务,必须每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维修中用到的一切物品,如家具、墙纸等,都必须使用建造古堡的那个年代的物品,否则视为违法。如果它贴的是中国明朝的丝绸墙布,要更换就必须采用同样年代的东西。而这些古堡实在是“屋”况不佳,几乎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维修。日本人终于发现,他们买下的不是奢华品,而是无底洞,无止境的维护投入很快就远远超过一次性的购买投入。这班地铁似乎有点儿“忽悠”,他们采取的最后对策就是“中途下车”,索性弃之不管,就当把它给扔了。可是,已经投入的银子也打了水漂儿。原本想来古堡“再分配”,结果却被人家给“再分配”了,真不知这是对法国人的“历史补偿”,还是对日本人的“历史报复”。

特吕弗以一种东方式的皆大欢喜来作为影片的结局。而古堡交易这部地铁似乎还不是末班车,未来谁将会搭上开往巴黎郊外的最后一班地铁呢?是不是同样来自东方的中国人呢?那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吗?

还是去问天才的特吕弗吧。他还活着呢。

上一篇:周小川是谁的学生 下一篇:王老五:香瓜还是臭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