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信息处理

时间:2022-09-10 07:46:56

享受信息处理

通常,信息处理是枯燥的,但是,它也能变成可享受的体验,尤其是与课程学习糅合在一起并趣味盎然时,这种体验就变成了目标明确的享受型学习。

让学生享受学习,在厌学情绪严重的中小学,近乎奢侈。但是,得到这种奢侈并非不能。有人说,只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无论是信息处理还是课程学习都可以享受;又有人说,只要端正心态,两者也能享受……然而,我不这么看,因为这些说法都是站在主体角度思考的。教师不是学生,只是学生学习时的客体。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是心态,都很难把这些从外部输给学生。

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学生享受学习的第一个条件

心理学家以为,享受就是通过身体器官和思想意识,使生命自身产生愉悦,形成美好的体验,获得畅快的感觉。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只要能得到满足,这个人也就得到了享受。教师怎样将学习变成学生的享受,又应该满足学生什么呢?

当然只能是精神需要。

学生有哪些精神需要?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些需要就是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实现自我价值。传统的观点认为,求知需要是学生的第一需要。但是,随着时代的书页翻到了21世纪,我们突然看到这个传统的“第一”却已被替换了,原来不那么张扬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许多学生的心底开始了慢慢凸显。这样,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就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尽管这种满足还带有许多超前性的模仿,但是,即使是小学生在此获得的精神动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我曾跟踪研究学生的厌学问题十几年,以3500名学生为样本的调查数据表明,51.2%的初中生将“实现自己的价值”放在“求知、健体、爱美、报恩”等7个需要的第一位;而且年龄越大,这种需要越强烈。透析这组数据后我发现,决定师生间互动的和谐度的,不再是教师所储备课程知识的多少,而是教师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出现的频率越高,台面越宽阔,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越和谐,师生互动的和谐度也越高;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更换得越快,参与的学生越多,师生互动也越和谐,教学质量也越好。

就在这些“越和越”的推动下,课堂多极化了,教师一统天下的状况改变了,原来那个神圣的讲台,现在任何学生都可以走上去,而且随着虚拟课堂和移动学习的出现,这个讲台的边界也慢慢模糊了;也是在这些“越和越”的催化下,现实中的课堂开始了缓慢地旋转,终于转到了一个临界点,再往前,就颠倒了。

而颠倒课堂,恰恰是班级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它不仅能满足教学多极化的需要,也能满足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为了使自身价值最大化与时俱进,那些正享受着成功愉悦的学生,也会重拾“求知”和“审美”。这样,一个相对丰满的学生人格就开始建立了,而这正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期待的教育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案例

我与几位信息技术教师,曾尝试过一种教学整合。虽然这种整合不很成熟,但却极具个性,而且让不少学生享受了一次信息处理,也享受了一把别有风味的自主学习。

我们都不是语文教师,但活动选择的内容却偏偏是研读文言文。我们的做法,是先给八年级学生一段白话文,让他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改写成文言文,以获得反向翻译的体验。在有了这种初步的体验后,再讨论文言文的自主翻译。

活动的第一步(15分钟),是让全班学生都实名申请一个QQ,而且加入“快意学习”群。Q聊一开始,就要求大家推选群主和管理员,商议群规。这对于已经读了一年多中学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

第二步(5分钟)是要求读懂一段有关陈胜起义的白话文。在这段文字的后面,我们上传了几幅历史插图,并做了简单的文字说明,供大家参考。

第三步(活动时间为一周),要求全班学生学着用古人的语气,把这段白话文倒译成文言文,并且上传到群里共享。我们许诺,最佳倒译作品将在下一期的校刊上发表。在这一周里,几位老师轮流在群里提供技术支持,全天候辅导大家学习搜索、浏览、截图,学习怎样在文件上添加批注、文件上传、下载和保存。

这任务一公布,机房里又一次开了锅,尤其是能“在校刊上发表文字”、“插入作者肖像”,而且还“寄一本杂志给家长”的消息,让全班学生都睁大了眼睛,跃跃欲试。

学生们都习惯了文言文译成白话文的程序,可从没有听说过文章倒译!更没有想到这次实践,还有可能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在校创新。在剩下的20分钟,机房里每一个角落都热火朝天,既有上网查询的,也有交头接耳的,还有拉着老师问这问那的……就是没有无所事事的人,往日那种注意的离散现象一扫而空。

下课铃什么时候响的,谁也没有听到,但我们都笑了。自这节课后,这个“快意学习”群里始终人头攒动,除了上课时间外,总会看到许多学生在这里吵闹、点评、共享……班上掀起了一股文言热。

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40位学生竟然都熟练地掌握了输入法、页面布局、浏览、查询、截图、上传……而在以前,不管信息技术教师怎么教,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不在意这些的。

一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收到了40篇倒译文。各种字体、各色标题、各样插图、各类页面设置以及行行的背景音乐让我们大吃一惊。没想到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倒译,一下子按下了全班自主探究的按钮,开启了学生创意的闸门。从这个闸门流出的,不仅仅是这40篇倒译文,还有群规、日记、自描插图以及几千个评点和跟帖……

6篇各有特色的“文言文”,几天后果然被登载在新一期的校刊《小荷》上,每篇文字的旁边,都嵌有作者的肖像。全班又一次沸腾了。沸腾了的班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渴望:还能不能再来一次文章倒译?这次,语文老师提供了一篇《岳阳楼记》的现代译文,要求同学们把它倒译回去,但必须与范仲淹不同……

学生就在这样的倒译里,学会了利用网络和人脉进行采集、筛选、整合、利用信息的方法,领悟了文言文的翻译技巧,享受了一次信息处理的大餐。

用以致学

这次尝试的确是四不像。但就是这个四不像,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向未知的视窗,让我们嗅到了个性化学习时代的气息。在不同课程的深度整合里,不就需要这种气息吗?

剖析这个案例,我们还收取了另一个副产品――用以致学。

大家都熟悉“学以致用”,我们的学生也时常被叮嘱,要自觉地“学以致用”,然而,社会阅历如此短浅的他们,在哪里能找用武之地?没有这个平台,他们的“用”又怎么软着陆呢?我们总以为该教的都教了,该说的也都说了,既然已经把你“领进了门”,“修行就看个人”了,能不能用、用多少、何时用,以及如何用,就只交给学生自己去驾驭。

我总觉得在教育伦理上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是不是这种商贾似的教学,没有把未成年人的体验需要放在第一位?是不是在知识“销售”出去后,没有观照“顾客”会不会使用?

仔细端详这个“学以致用”,我发觉它的依据好像是源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生活经验,虽然这个经验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心智,但却没有针对学生的现实给予引导。“用以致学”就不同了,它不是教学原则,但这个学习模式却高效。因为它是从目的开始的,突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本能反应,是一个能引发并导致有效学习的基本思想。

有了具体目标的“学”,就能让学习者知道每一个学习步骤要学什么,这就好像一个人,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走起路来比不知道目标的盲随要轻快得多。

然而,眼下的教材并不是按“用以致学”的脉络来编排的,所以,这就希望教师能够转变角度,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路径图。如果真的能这样,“用”就可以落实了,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能得到激励,也都能享受成功的愉悦;而无数次小的愉悦,积累起来,也就成了对学习的享受。

上一篇:《版式美化》课件制作综述 下一篇:高职院校《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